袁木:89年六四天安門解放軍清場「沒人死亡」論的爭議人物

袁木在六四事件的角色多年都受爭議。

圖像來源,CNS

圖像加註文字,袁木在六四事件的角色多年都受爭議。

1989年六四天安門廣場民主運動30週年之前,與這一事件有關聯的一位中國官員——中國國務院前發言人袁木去世。

中國媒體報道,袁木12月13日在北京病逝,終年90歲。他在1989年天安門鎮壓後的記者會上宣佈,事件造成約300人死亡,但其後接受美國傳媒訪問卻指,天安門廣場上「沒有發生任何的傷亡」,引來外界非議。

中國網絡媒體澎湃新聞周一(12月17日)率先報道袁木去世的消息,報道其後被刪除。有香港媒體致電袁木治喪工作組,對方指消息屬實。訃告又稱,袁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

六四事件後每年都在香港舉行燭光晚會悼念的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秘書長李卓人對媒體說,六四事件發生已經差不多30年,真相仍未大白,而隨著袁木去世,世界又少一個知道當年真相的人,令考究六四事件的真相更為迫切。

1989年6月4日,天安門廣場附近的一輛裝甲輸送車在燃燒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1989年6月4日,天安門廣場附近的一輛裝甲輸送車在燃燒

「天安門廣場上沒打死一個人」

袁木1988年進入中國國務院工作前,在中國官方新華社工作約20年。他之後在國務院任研究室主任,同時兼任國務院發言人。

六四事件後,袁木6月6日以國務院發言人身份出席記者會,將事件形容為「駭人聽聞的、建國以來沒有過的反革命暴亂」,又指「粉碎暴亂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他在記者會透露初步的傷亡數字:約五千名解放軍官兵受傷、二千多名「一小數為非作歹的暴徒」和圍觀被誤傷的群眾受傷、300名官兵和民眾死亡,包括23名北京的大學生、400名解放軍官兵失蹤。

但他不到兩個星期後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記者布羅考(Tom Brokaw)訪問說,天安門廣場上「沒打死一個人」,又批評外國媒體扭曲事件。

跳過 YouTube 帖子, 1
允許Google YouTube内容

此文包含Google YouTube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Google YouTube曲奇政策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

告知:協作方內容可能包含廣告

結尾 YouTube 帖子, 1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袁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訪問原文:

解放軍進駐天安門廣場是執行戒嚴任務,為了維護首都的秩序。在對天安門廣場的清理中,沒有發生任何的傷亡,沒有打死一個人,解放軍的軍車也沒有軋死一個人。

我沒有說在整個鎮壓反革命動亂的行動中,沒有任何死傷,我只是說在解放軍清場時,沒有任何人死亡。在整個鎮壓反革命動亂的過程中,有一些歹徒死亡,亦有圍觀者死亡或受傷,解放軍同時有嚴重的死傷。

外國媒體就中國現況發佈錯誤的報道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我只說一句話,現代技術的發展讓人們可以發佈更長的影片,去扭曲事情的真相。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1989年5月14日,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絶食抗議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1989年5月14日,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絶食抗議

爭議傳聞不絶

六四事件後有關袁木在當年扮演的角色爭議不絶。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盧格(Richard Lugar ) 看過袁木在NBC的訪問後,形容袁木的說法是對事件作喬治·奧威爾筆下小說「《1984》式的解讀」。

盧格又說,中國在六四事件後希望在鎮壓的同時與其他國家恢復外交關係與商務往來,但這個方法「肯定在中國行不通,更莫論在世界其他地方」。

但袁木妻子王鶴曾經表示,袁木在記者會提到的傷亡數字都是當年總理李鵬轉達,責任並不在她的丈夫。

袁木2012年接受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訪問期間,被問到他對六四事件的看法。他拒絶正面回應,只是說事件「三言兩語也說不明白,他們的事我不太清楚」,著記者「找了解情況的人去問」。

支聯會主席何俊仁在袁木逝世的消息後接受香港傳媒訪問,他認為對袁木個人作評價並無意義,因為他與自由亞洲電台做的訪問反映袁木在「六四時並無個人意志」。

有關袁木的傳聞多年來也不絶於耳。其中,香港報章《東方日報》1998年10月曾報道袁木在北京自殺身亡,但香港親中報章隨後作出澄清,指袁木依然健在,《東方日報》最後就報道道歉。

近年也有傳媒稱袁木移居美國生活,他否認有關消息。美國前駐華大使李潔明(James Lilley)在回憶錄指,袁木的女兒在1989年10月前往美國大使館申請簽請赴美留學,大使館的官員知道她是袁木的女兒後十分驚訝。袁木的女兒最後獲得簽證,但這個消息傳開後卻被視為袁木的一宗「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