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壓倒性共識:同性戀家庭與異性戀養育的子女並無差異

美研究壓倒性共識:同性戀家庭與異性戀養育的子女並無差異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科學家23日在研究報告中同意,無論雙親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子女在心理、行為或是教育上並無顯著差異。

同性戀議題近年持續受到大眾關注,有人認為同性戀伴侶一同撫養子女恐影響小孩未來心理、行為發展層面,引發正反兩極意見熱烈討論。美國科學家23日在研究報告中同意,無論雙親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子女在心理、行為或是教育上並無顯著差異。

路透社報導,這份新研究由美國俄勒岡大學社會學教授賴特(Ryan Light)與科羅拉多大學學者亞當斯(Jimi Adams)共同執筆,檢視1977年至2013年與同性戀父母相關的1萬9000份研究報告,成果於上週發表的時機,正值美國高等法院預計在本月判決是否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

賴特說:「這些研究結論出現壓倒性的共識:同性戀與異性戀養育的子女並無差異。」賴特說,這份研究結果或許出爐的時間太晚,難以影響法官判決,但他希望對未來判例能起正面作用。賴特表示,這份研究是同類型研究中迄今最全面性的分析,「我希望法院和大多數民眾都可以接受同性婚姻。」

賴特表示,1980年代科學家對於同性戀父母育兒影響出現部分歧見,但這些歧見在1990年代大幅消弭,且在2000年前開始形成清楚的共識,也就是父母是同性戀的孩子,在心理、行為或是教育成果方面,與父母是異性戀的孩子相比並無差異。

在跨科際學習社群的文章〈Problem or not problem – 同性戀家庭孩子的教養真的有問題嗎?〉提到,在青少年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adolescence)裡,由三位研究者撰寫的同性戀教養的章節中,整理了許多過去探討這些爭議點的研究,最後得到三個結論:

  1. 同性戀家庭長大的青少年,並沒有比異性戀家庭出身的更容易被霸凌、或遭受同儕的敵意。
  2. 同性戀家庭的青少年在心理社會適應(psychological adjustment)和異性戀家庭的小孩一樣健康。
  3. 同性戀家庭的青少年比異性戀家庭長大的不會更容易成為同性戀,也不會更有性別認同的問題。

台大心理研究所學生涂育維在文章中指出,自尊(self-esteem)大概是同性戀家庭長大的小孩被證明比較有差異的部分。根據一個較早的研究(Gershon et al, 1999)指出,當同性戀家庭長大的青少年對自己有同性戀母親有較高程度的負面觀感(stigma)時,會有比較低的自尊。而這些青少年對同性戀母親的負面觀感,正是受社會對同性戀族群的負面刻板印象、汙名化才產生的。

那這是否代表其實真正造成同性戀家庭成長的青少年低自尊的兇手,並不是來自同性戀父母的教養,而是來在社會中對於同性戀種種沒有根據的刻板印象?也就是說,那些整天嚷著同性戀父母是不適任的父母會傷害孩子的人,才是真正造成孩子傷害的人。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