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炒」物理治療畢業生

「攬炒」物理治療畢業生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政府一方面支持專上學院,用不同方式撥款增加物理治療課程和其收生人數,但沒有相應的人手招聘策略,恐怕這雨後春筍會再一次「攬炒」年青人。

食物及衞生局曾經估算,香港將會因為人口老化等問題,極為需要物理治療師。故此,除了現時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課程外,繼東華學院(東華)和香港公開大學(公大)外,明愛專上學院(明愛)宣布,將會新增辦物理治療學士課程,並已獲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認可,以及行政長官會與行政會議批准。

物理治療課程的畢業生要真正成為註冊物理治療師,必須要通過以下三個階段:

1)通過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認可,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批准

2)在香港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認證,批准畢業生可以憑學術資格申請成為物理治療師

3)得到世界物理治療聯盟(World Confederation of Physical Therapy)認可

香港醫護行業相關管理委員會認證學術課程的制度,與一般歐美國家有顯著分別。以澳洲為例,學術機構需要在課程預計開始日期前24個月前向認證機構提交意向書,18個月前遞交正式申請,12個月前認證機構人員檢視教學設施和師資,最遲在開學3個月前就會得知畢業生能否順利到相關專業管理局註冊。申請認證的標準完全可以在網上查閱,可以讓公眾得知收生、畢業、註冊和執業的標準。

而香港物理治療師管理局的網頁,不會像護士管理局般有相關資料公開給有意認證課程的公眾查閱。整個認證過程要到第一屆學生唸完所有課程後,管理委員會才會公布該課程畢業生是否能夠進入管理委員會註冊程序,申請執業物理治療師資格。因為這個機制,早年就有精神科護理學課程因為到最後一關得不到認證,全部第一屆畢業生都不能向管理局註冊成為護士。直至現時為止,因為東華、公大未有第一屆畢業生,明愛未開始正式收生,所以三個課程都未正式得到管理局認證。雖然課程主任都會在傳媒面前誓誓旦旦,但仍然逃不過第一屆畢業生不能申請執業資格的風險。而他們這樣有信心,因為三個新課程的課程主任都是前任理大課程的教職員,甚至有人因為這個工作履歷穩坐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成員位置,有利益衝突之嫌。

學費方面,理大的學士學位課程教資會建議為一年港幣42,100元。理大的碩士準入(Master Entry,只限已有相關學科學位持有人申請)、東華、公大和明愛課程,未計任何資助都需要一年10至15萬港幣,扣除所有支助,包括上年在施政報告提出的「自資專上教育提升及啟動補助金計劃」、「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都要每年7.5至10萬。社會福利署曾經催生理大碩士準入課程,更為學生提供全額30萬學費資助,條件為畢業後必須在社署資助的非政府機構(NGO)服務最少兩年,但社署至今一直沒有公布有多少學生申請該項資助,多少學生順利完成合約,又有多少學生完成合約後留任該非政府機構。

說穿了,近年的物理治療人手荒問題,非政府機構是重災區。理工課程收生因為教資會未能正確估算人手需求,曾經在2000年代一度颷升到每年150人,但因為隨後失業轉行情況嚴重,到2008年畢業人數只剩6、70人,到近年再從谷底反彈,今年理大課程收生又將重返每年150人。以現在的估算,到2024年,假設3個新課程都取得認證可以註冊成為物理治療師,連同理大的兩個課程的畢業生,該年將會突然有350位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這個做法,主要是希望當醫管局和私人市場可以從畢業生填補所有空缺後,仍然有畢業生因為未有心儀機構的聘書而「被逼」到非政府機構工作。

物理治療師人手短缺是不用置疑的,由2000年開始政府開始要求理大大幅增加收生已是如此。問題是,經過2000年代的失業浪潮,業界很難再相信政府會配合醫管局和社會福利署的撥款可以增聘多出來的畢業生。那些「多餘」了的畢業生,為了可以做回本行去續牌,而要在私營機構忍受比醫管局同事一半的工資而咬緊牙關。

在世界物理治療聯盟認證,各課程主任應該也要去解釋,為何香港一直擁有在亞太地區引以為傲的大學物理治療課程,因應社會需要而增加課程時,反而要「倒退」到自資專上學院主辦課程。私底下與醫管局人仕對話中,有高級物理治療師更明言不會聘請三個新課程的畢業生,明顯對新課程的收生和畢業準則沒有信心。也有同業因應這些關注,建議像美國、台灣制度,不論從哪家學院畢業,都要經過統一公開考試合格才可以申請執照,以增加僱主信心。但以現時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的編制和人手,根本沒有可能應付公開考試這類需要極大行政資源的工作。

而對於近來大家重新關心的專業移民,現時理大榮譽學士畢業生的資格可以憑學歷申請英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等英語系國家的執業試資格。澳洲剛在上年放寬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可以免臨床試申請註冊的「FLYR」計劃,會否因為新課程湧現而令澳洲物理治療師管理會收回便利,甚至「攬炒」最後連理大學位課程畢業都要沿用舊制度,要通過課程重新認證、筆試和臨床試才可以申請專業資格,將會存在隱憂。

醫療產業其實沒有真正的「市場」,一直都依賴政府政策和保險制度得以維持。政府一方面支持專上學院,用不同方式撥款增加物理治療課程和其收生人數,但沒有相應的人手招聘策略,恐怕這雨後春筍會再一次「攬炒」年青人,跟我當年一樣,成為「多餘」的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