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复杂网络、自我指涉与生命游戏

这是我在公司内部讲授的科普课程。我把讲稿整理成文字,发到这里。内容参考了其他博主,参考链接在文章末尾。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与新型科学——混沌、复杂网络、自我指涉与生命游戏。这个名字有些长,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如果你看到这个标题,觉得一脸懵逼的话,可以观察下面的动图。我今天要说的所有内容的核心,都概括在这张动图里。

我首先要讲的是生命游戏。生命游戏是英国数学家康威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明的,它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造的游戏。这个二维平面铺满了格子。每个格子只有黑和白两种状态。我们把黑色格子看作一个活的细胞,白色方格代表啥也没有。细胞生命是有生老病死的,基于此,我们制定两个规则,分别是生命的诞生规则和死亡规则。

诞生规则:如果一个白色方格周围有三个黑格,那么这个白色方格会变黑。这里的周围,指的是周围8个格子。比如下图中,中间的白色格子,周围有三个黑色格子,那么在下一刻,这个白色格子会变黑。

诞生规则

死亡规则:如果对于一个活着的细胞,当他的周围的黑色格子小于2个,或者大于3个,那么在下一时刻,它会死掉,即变成白色。

死亡规则

为什么叫做生命游戏?它模拟了自然界生命的生老病死。只有当周围生命数量合适的时候,即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的时候,生命才有可能诞生。否则生命难以维持存在。比如我们关注最中间那个格子,中间格子有四个活着的邻居,它会因为周围的生命过多,资源竞争而死。

那这个游戏怎么玩呢?我们要先设定好一些初始细胞,然后同时对所有的格子执行上面提到的两个规则。这样就称演化了一代。然后我可以一代一代地去演化。

我们现场演示一些例子。比如我画一个”一“,如下图所示。它的下一代就是竖过来的一(最左边和最右边的格子因为邻居不够而死亡,上面和下面的格子因为邻居个数适中,而诞生生命)。那再下一代呢?同样的道理,是横过来的一。如果让他不停地演化,它就是这样一个周期震荡的结构。

看下面稳定结构的例子,不论演化多少代,它都保持同一个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看到这些例子中,种群要么震荡,要么稳定不变,要么就完全消失了。那么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从有限的细胞中,生成无限的生命呢?这个问题让生命游戏的创始人也苦恼了很久。最终,有人提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例子。这个例子的结构特别简单,只有一条直线。我们运行看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554225355266691072

还有更加漂亮的结构。大家可以看这个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554214585447653377

不要看生命游戏的规则简单,但是它的功能非常强大。生命游戏是图灵完备的。也就是说,计算机能做的事情,理论上,生命游戏也能做。关于生命游戏的部分,我先告一段落。生命游戏还有更神奇的地方,我待会再讲。


接下来讲第二部分,大家有没有看过《三体》?我很喜欢三体这部小说,它构造的科幻世界非常宏伟。三体首先描述了一个三体问题,就是说在一个遥远的星系中,有三个球,这三个球之间的运动,是一个混沌系统。

https://www.zhihu.com/video/1554215238513459200

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去精确地预测出这三个球的运动轨迹。像我们太阳系,预测火星什么时候离地球最近,或者预测什么时候月亮会跑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形成日食,都是可以精确预测的。但是三体星系中,三个球之间的运动关系,形成的微分方程,它不可能被计算机精确地求解。所以三体星人过得很悲催,动不动就要把自己抽干水分,或者不远万里侵略地球,掠取新的土地。

由三体问题,引出混沌。混沌,是对初始值极端敏感的、看似随机貌似无规则的运动。这句话要怎么理解呢?要拆分两部分来看,它对初始值极端敏感,敏感到一丁点儿变化都能对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我这里特别加粗了敏感两个字,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它对初始值非常敏感。大家应该听说过蝴蝶效应,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只蝴蝶的翅膀,可能会引发南美洲的一场大风暴。我国古代著名谚语——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描述了混沌这一核心。(我们可以看这个视频,它是一个双摆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初始值参数有一点点区别,一开始它运行的差别不大,但是越到后面,它们的差距越大。这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https://www.zhihu.com/video/1554215578013044736

后半句是“看似随机、貌似无规则”。混沌的核心就在于这半句话。看似随机,实际上意味着它不是随机的,是被决定的。但矛盾的是,混沌仍然没有办法被预测。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矛盾的现象?如果要说清楚这一点,可能要举一个例子,这是我今天课程中出现的唯一一个公式,我尽量避免让数学公式出现,因为霍金说过一句话:每出现一个数学公式,都会吓跑一半人。

这个方程描述的是虫口模型。它指的是一种虫子的繁衍后代数量的规律。k代表第几代。假如取初始值是0.1,那么迭代100代后,值是0.3724.

那如果初始值做一些微小的改变,迭代了100代之后,出来的值相差很大,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注意,不要看表面上 x_{100} 的绝对值差距很小,x的定义是一个比值,取值范围是在(0,1)内的。第一行是0.37,第二行是0.01,这种差距是天壤之别了。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我只需要把初始值做到完全精确就好了呀。的确,假如,有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什么都知道,那么混沌现象对于上帝来说是完全可以预测的。但是,理论上,任何人都做不到完全精确地计算初始值。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现在所持的手机,长度是15.7厘米,那真的刚好是15.7厘米吗?不是,它可能是15.714684613267941……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所有的测量,都不可能完完全全地精确,哪怕我用尽宇宙中所有的原子,所有的算力,都不可能完全准确。所以,只要它不可能完全精确,只要相差了一点点,最终迭代的结果都会相差甚远。

在很多数学教材中,混沌和分形是如影相随的,混沌和分形是什么关系呢?有一句话这样形容:混沌是时间上的分形,而分形是空间上的混沌。

20世纪初,英国数学家刘易斯在研究英国海岸线的时候,第一次发现了分形的奥秘。他发现,一条海岸线的长度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尺子来测量。采用的测量仪器越精细,这条海岸线就越长。

举个例子:当你用一只快艇绕着小岛游一圈,测量出岛的周长就是快艇行进的距离。但是,如果你用尺子去测量,就会发现岛屿的边缘被海水侵蚀而凹陷,那么就要把凹陷的长度算进去。如果你看得更加精细,发现即使是一个拳头那么大的岩石也有不规则形状的凹陷,那么还要计算这部分凹陷的长度。如果测量得足够精细,这座岛的海岸线将是无限长的。这是一个悖论:有限的面积,却有着无限的周长。

而且,当你把海边的一块岩石放大到足够大,会发现它的边缘和整座岛的边缘非常相似。这就是自相似,局部与整体是相似的。所以我认为分形的世界是一个特别美妙的世界。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分形中,小尺度上可以窥视到它完整的自身,无穷无尽,自我相似。

有意思的是,有人将分形的思想应用在深度学习中。这是一个分形神经网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它的网络结构,看起来具有自相似性,即小范围的网络结构,和大范围的网络结构,是相似的。

深度学习是混沌系统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混沌是对初始值极端敏感的、看似随机的运动。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具有鲁棒性,对初始值不敏感,输入的细微改动不会对输出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我输入一个人脸头像,得到一个结果,然后我在人脸图像中随机调整一两个像素,得到的结果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而且深度学习的过程明码标价,可以预测,不存在看似随机的现象。因此深度学习不是混沌系统。

接下来讲一点哲学的东西:拉普拉斯妖。这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拉普拉斯于200年前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宇众所周知,宙的现状是过去的结果、未来的原因。假如有一位全知全能的智者(我们称之为‘拉普拉斯妖’),知道某一时刻所有导致自然运动的力和所有物体的位置,那么他用一个公式就能描述所有物体的运动。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拉普拉斯妖而言,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预测的,都是确定的。我知道整个宇宙所有粒子现在的状态,那么下一时刻它们是什么状态我也可以预测出来,那么下下时刻、下下下时刻,都可以预测出来。

我们再梳理一遍,这个世界是服从因果律的,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原因,比如说,起风了,那是因为空气在流动,而空气流动,那是因为大气压强发生了不平衡,而大气压强的不平衡,是因为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引起的,……,等等等等,我们可以一直向上追溯。一件毫无起因的事情是无法想象的;那么反过来说,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后果的,我们同样无法想象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没有任何影响。那么,一件事情A发生后,产生了一个后果B,而B的发生,又引发了一个后果C,……,这就形成了一个因果链。

那假如一切都符合因果的话,那么是不是未来的一切真的已经确定了?

我们注意到,那个时代还是牛顿力学占据绝对统治的时代,那个时候的欧洲国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民主制度,经济上,工业革命大大提升了生产力,在科学领域,整个自然界,各种宏观物体的运动,热现象,电磁场,全部有了完备的理论。宇宙万物,从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到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都可以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力学定律(牛顿三定律)。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场,人们也可以得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得心应手地精确计算。那段时间可以说是经典力学理论下的黄金时代。

在经典力学的理论下,如果已知一个系统现在的运动状态,人们通过构造若干微分方程,然后就可以精确计算这个系统未来的一切运动情况。

再举一个例子:桌球。我们假设有一个绝对光滑的桌面和一个绝对光滑的小球,只要我知道这个小球初始的力和方向,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说,小球的命运将是注定的:在无限长的未来,它每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我们都可以精确预言。那么,这个小球的后续的所有的运动轨迹都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大约有2的1080次方个原子,如果每个原子看做一个小球,那么我们可以说,整个宇宙无非就是一个大一点的桌球游戏而已。

在拉普拉斯妖看来,宇宙中每一个粒子的未来都是可以精确预测的。既然每个粒子的命运都是注定的,那么这些粒子所组成的宏观事物,石头、山山水水、飞禽走兽、行星、恒星、星系,等等一切,这些事物的命运也就是注定的。既然拉普拉斯之妖可以准确预测出你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你作为整体当然也就确定了。那么,整个宇宙的一切命运全部不言而喻地难逃那个注定的命运。更恐怖的是,假如意识真的是由人脑的粒子运动决定的,那么,人的意识也是被决定好了的。人的身体,人的脑袋也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要不要服从物理规律?当然要服从。那等于说,我在下一时刻的意识是怎么样的,也是可以预测的,或者说,也是已经决定好了的。

更恐怖的是,人,说白了无非是一堆原子的组合,我的每个原子,也符合物理规律,我现在在和你们说话,本质上,是组成我的这一坨原子在和你们说话,它都是遵循物理规律的。所以如果我们能知道一个人所有原子这一刻的性质,那理论上每个原子未来的运动都是被决定了的。你整个人接下来的行为,其实也都被决定的了。

其实这会引发一个更加深奥的话题——人是否有自由意志?什么是自由意志?我至今都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通俗易懂的回答。我举个例子说明可能会比较好,比如你们在玩游戏的时候,碰到游戏中的NPC,那些NPC,只是根据程序员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和玩家对话,它是没有自由意志的。那么类似地,我们人类,表面上很自由,可以思考一切,做一切决定,比如,我现在决定今晚去吃麻辣烫,那这个决定,真的是我的意识决定的吗?还是说我的神经元、我的身体细胞的各种分子化学反应决定我今晚去吃麻辣烫呢?你以为你可以自由地决定做某件事,但其实自以为的自由,其实是被客观规律决定的了。只要我算力够强,我可以根据硬币所有原子的坐标,来预测抛硬币后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我也可以根据你的原子坐标,来预测你未来的运动。我们并不比硬币高级,我们都是原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诺兰的2020年的电影《信条》。他还有一部著名的电影是《盗梦空间》,大家应该听说过。我放一段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554217076230909953

说实话那部电影我以为只是一部纯粹的时空穿越的片子,但是诺兰想表达的,应该更深刻。

再举个例子,比如我现在想喝杯水,于是我站起身倒了杯水。我站起身倒水这个行为,真的是我自己的意识所控制的吗?

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当然是了,这有什么疑问吗?我不正是因为「想喝水」,才会站起来倒水吗? 但其实不一定。 神经科学家做过一系列的实验,他发现:早在参与者产生一个「想法」之前,参与者的大脑中就会产生一个电信号的波峰。通过这个波峰,他可以提前预测参与者接下来会做什么。这个电信号比参与者产生「想法」的时间提前多少呢?平均在0.3秒左右。 这是一个震惊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界的发现。也就是说:早在参与者「决定去倒水」的若干秒前,其大脑就已经发出了相关的信号。

我们采取的有意识行动,很可能并非出自「我们的意识」

表面上,是自己想倒水这个意识,决定了他真的站起来去倒水,但实际上,是有一坨电信号,这个电信号产生两个分支,第一个分支是产生我想喝水的意识,第二个分支是支配我们站起来去倒水。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种种实验都指向这个结论:我们采取的有意识行动,很可能并非出自「我们的意识」。

简单来说:我们会以为,我们是先产生「想喝水」的意识,从而才站起来倒水的。意识是行为的原因。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通过这些一系列的实验,科学家们观测到:在我们产生某个确切的意识之前,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一个明确的信号。这个信号总是比意识更早,并且,它可以明确地预测我们的行为。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个电信号才是我们产生行为的真正原因。而意识,只不过是这个电信号给大脑的一个反馈而已。意识和行动没有因果关系,意识决定行动其实是我们的错觉。

其实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你每天在工位上,每一个小动作,比如摸自己头发,摸自己鼻子,跷二郎腿,抖腿,去上厕所,等等一系列动作,真的是你自己做出决定的吗?你有意识到你做出了这些决定吗?

打个比方:我们的意识,就像一个皇帝。看似他在风光地发号施令,但实际上,在他背后还有一个影子内阁,所有的决策都是他们作出的,经由皇帝之手发布出去,皇帝只不过是他们的一个传声筒。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的一切想法和行为,都来自于身体和大脑根据内在和外在的刺激,所产生的电信号的反馈,那么,岂不是可以说,我们的一切想法和行为,其实都是被「决定」了的?

换句话说:假如我知道了一个人所有的状态,那么我是否可以预测他接下来的想法和行为? 有朋友可能会质疑:可是,当我产生想喝水的意识时,我也可以不这样做呀。我也可以克制住自己,不站起来倒水,这难道不是自由意志吗? 但是,你想一想:不站起来倒水,这也是一个决定,这个决定,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出自于自由意志呢?你是用一个新的想法(不这样做)代替了旧的想法(想喝水),这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这个新的想法,必然也可以从大脑的电信号中找到它的影响因素,它必然也有更上一级的「原因」。 于是,我们还是绕回了决定论。

关于自由意志的话题就说到这。我不想说太多关于自由意志的内容,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话题太悲观了。现在科学界主流的观点就是人没有自由意志。什么人定胜天啊,我命由我不由天啊,都不成立,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这个结论其实很悲观很消极的。

但是话说回来,人没有自由意志,虽然是目前科学界主流的观点,但也不是压倒性的、一定就是正确的观点。有没有什么,能治一治悲观的决定论呢?

有人可能会想到混沌,毕竟混沌下的世界是不可预测的。但是注意,混沌恰恰是决定论的拥趸,是决定论的强有力的证据和支持者,是把决定论推上悲观宝座的重要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决定论仅仅是说,世界是被决定好了的。但是,混沌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仅是被决定好了的,而且我们甚至无法去预测它,这是更悲观的事情。

但是别急,俗话说的好,遇事不决,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发现,微观世界的粒子,不但不满足经典物理定律,甚至无法用我们熟知的经典物理概念(比如说速度、位置等)来描述。微观粒子有一种完全怪诞的行为模式,颠覆了人们的三观。在量子的世界,“因”不一定会导致“果”,甚至更恐怖的是,结果可能会先于原因而存在。量子世界,可能不符合因果律,也不符合决定论。

如果要讲清楚量子力学为什么颠覆了因果律,那么需要从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说起。那这个讲起来又是三天三夜了。有兴趣的伙伴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但是我还是要强调一点,混沌是完全的确定系统,混沌系统没有随机性,它只是对状态变量的精度非常敏感。世上大多数的随机系统,只不过是一个无法精确测定输入值的混沌系统所产生的表象。真正的随机是量子态。比如,我现在在打麻将,抛一个骰子,骰子的结果,看似是随机的,但是,几点朝上,已经在我抛的那一时刻,被决定好了的,只要有一个拉普拉斯妖,知道我抛骰子时候的力、位置、方向等信息,那么是可以预测出来几点朝上的。但是我们作为人类,不是拉普拉斯妖,是无法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预测骰子几点朝上的。也就是说,虽然无法预测几点朝上,但是抛骰子并不是完完全全的随机,它从我抛骰子那一刻,就已经被决定好了的。

再往深了点说,假如我昨天打篮球扭到了手,我今天抛骰子的时候,力度不会太大,也就是说,昨天的行为影响到今天骰子几点朝上。那再做扩展,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我现在抛骰子,几点朝上,很可能在14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就决定好了的。

但是,如果量子力学是正确的,那么在量子领域,将会产生完完全全、不可预测的随机。如果我们的意识是量子的,那么我们可能会拥有自由意志。如果世界是量子的,那么决定论可能是错误的。


接下来,说下一个内容:复杂网络。

复杂网络是一个很新的领域,它诞生于1998年,距今只有20多年的历史。什么叫做复杂网络?网络,就是用抽象的点和线组成的拓扑结构。点表示个体,线表示个体之间的关系。网络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关系的抽象,比如大名鼎鼎的七桥问题,左图有七座桥,问你能不能把每座桥都走一遍,且不能重复,即每座桥不能走第二遍?数学家把七桥问题抽象成右边的由点和边组成的图,成为网络。复杂网络,可以理解为特别多的点,和特别多的线,组成的网络。

生活中有特别多复杂网络,比如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就是复杂网络。比如电力系统,方圆几百公里的电网基本是连起来的,它是一个特别巨大的网络。打仗的时候,攻击电力系统的哪些点,都是有讲究的。右边的论文引用系统,A的论文引用了B,然后B的论文又引用了C,这样会组成一个特别庞大而复杂的网络。

人与人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复杂网络。每个人,都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点,假如我和你相互认识,那么我这个点和你这个点之间,就会有一条线相连。有一个著名的六度空间理论,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六个人。

举个例子,我们和奥巴马看似遥不可及,但是我们和老总不遥远吧?我们老总是认识奥巴马的,这个链条其实只有两三个人。

与人际关系类似的,还有传播网络。比如,谣言传播网络,谣言是怎么口口相传的,是怎么三人成虎的。这些其实值得研究。新冠是怎么传播的?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去研究传染病的传播机制。

还有交通运输网络。全国大大小小的公路,四通八达。包括我国的铁路网,也是复杂网络,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比如哪条高铁在路上出了故障,那很多条线路都会受到影响,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是不是和混沌有点像?那么有个问题,地铁是复杂网络吗?地铁它肯定是网络,但是地铁线路简单、规则,你说它不是复杂网络,也有道理。但是,在一个特大城市内,地铁,加上公交,有可能组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复杂网络。有没有同事之前做过地图路径的推荐工作?我们现在打开百度地图,从前海出发去春笋,有地铁方案,有公交方案,还有地铁加公交方案,哪种方案最省时间,这背后涉及到很多有意思的算法。

此外还有生态网络,这个网络应该是最古老的复杂网络了,在地球存在了上亿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我们的计算机网络也是一个局的大复杂网络。但是要分清楚区别。因特网是物理形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万维网是信息形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最后,就轮到大名鼎鼎的神经网络了。当然,这里的神经网络,不是我们训练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而是生物神经网络,是神经网络最原始的含义。人脑是由大量的神经元细胞组成的,神经元的工作产生了人脑的智能,人脑的研究导致了神经网络这一门学科的诞生。

之前我问到一个问题,人工神经网络是不是混沌系统?我现在继续问一个问题,人工神经网络是不是复杂网络?答案仍然不是。因为现在人工设计的神经网络,节点数目很少,而且很规则。规则网络不是复杂网络。说句我个人的观点,这个世界是混沌的,这个世界运行的网络是复杂网络,而人工神经网络,既不混沌,也不是复杂网络,我个人认为,当前基于梯度下降的人工神经网络,不可能孕育出强人工智能。

复杂网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而且还是一门交叉学科,潜力巨大,前景巨大。从以上的大致介绍可以看出,复杂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所谓一门交叉学科,在数学、物理学、信息学、计算机学、新闻传播学、生态学、医学、哲学,等几乎一切学科,都有应用的地方。

那复杂网络主要研究什么呢?这里举了一些例子,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这个课程只是带大家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地了解一些新东西。复杂网络和混沌有什么关系?我们要明白一点,复杂网络,绝不仅仅是之前介绍的那些静态的网络图,网络都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中。那复杂网络之间的运动,可以用非线性动力学,或者混沌来建模。

有两种类型的复杂网络需要单独拎出来说说: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

小世界网络指的是,对于这个网络中的大多数任意节点,都可以用较少的步或跳跃访问到其他节点。我刚刚提到的六度空间理论,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六个人。这就是小世界现象。所以人类的社交网络就是小世界网络。

无标度网络,指的是大多数“普通”节点拥有很少的连接,而少数“热门”节点拥有极其多的连接。这样的网络称作无标度网络,网络中的“热门”节点称作枢纽节点。比如右图中,中间的那几个点,普遍有三条边四条边和他们相连,但是最外围的点,只有一条边和他们相连。

无标度网络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可以看作是无标度网络。打开微博,你会发现,大多数普通人的关注数和粉丝数都是很少的,而极少数的大v的粉丝数是特别巨大的。在无标度网络中,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无标度网络背后的数学原理是幂律分布。如果把对于一个点,有多少条线和他相连,成为这个点的度,比如一个点,和其他15个点有连接,那么称这个点的度是15。在无标度网络中,度的分布是幂律分布。

对于一些事物,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大。比如人的身高,中国成年男子的身高绝大多数在平均值1.70米左右。正态分布描述类似这样群体特性大致相同的情况。

对于另一些事物,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比如个人收入,大多数人月收入不到一万,而少数人月收入高达百万。幂律分布描述类似这样多数个体量级很小,少数个体量级很大的情况。

大家应该听过二八法则:80%的人掌握着20%的财富,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还有一个马太效应,即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这就是幂律分布刻画的特性。在很多国家,居民收入都是符合幂律分布的。这种分布下的贫富差距非常大。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在遥远的共产主义社会,居民收入的分布很可能是正态分布。

无标度网络,无标度这个名字怎么理解?仍然和分形有关。我们知道,分形具有无标度的特性,也就是说,比如这个图是一个典型的分形图,它的无标度指的是,我随便单独挑出这个图里面小范围的子图,比如红色框框里面,会发现,它和大图是相似的。我不论在什么样的尺度下,所看到的内容,都是相似的。这就是无标度的特征。

之前提到的几张生动描绘分形的动图,将无标度的特征刻画得很明显了。

幂律分布是无标度性质的,怎么理解呢?假如你是一个点,把你放在这个幂律分布函数的任何一个地方,你只能看到前面和后面,是无法判断自己处于这个函数的哪个位置的。这是幂律分布特有的性质。比如正态分布,如果你正好被放在了山顶,你是很容易判断出自己就是在函数的山顶的。这就是幂律分布的无标度的理解,也是无标度网络这个名字的由来。

无标度网络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性质:它既是鲁棒的,也是不鲁棒的。比如说我去攻击这个网络,由于这个网络绝大多数的节点的度都很小,即绝大多数点的连线都很少,因此我如果是黑客,我大多时间只能攻击到不重要的节点。不至于整个网络瘫痪。因此可以说无标度网络是鲁棒的。但是另一方面,假如,我恰好攻击到核心节点,那网络会马上瘫痪。从这个角度来看,无标度网络又是不鲁棒。我们俗话说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也正是这个道理。

现在复杂网络的研究可以说是如火如荼。我说两个最新的、也是离我们最近的研究成果。

第一个是舆论网络。有研究者通过对舆情网络的分析,得出结论,删帖并不能阻止谣言传播,当然这里不仅仅指的是谣言,一些不是谣言的东西,如果一味地去删帖,反而也会起到反作用。我们在引导舆情和打击虚假信息时,只改变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删帖、控评和拉黑等,往往很难抑制传播行为。一个事件的传播速度往往与网民的偏好程度有关,对一个事件的辟谣和科普能够很好降低偏好程度,因为人类对“秘辛”的偏好远高于对事实的追求,这就是为什么在事件删贴后却能激起对此事件更大范围的传播,引发复杂传染。

另一个是关于防疫的研究。大意是说,封城的确可以控制疫情,但综合来看,对奥秘可容来说,封城也是性价比最差的方法。其实复杂网络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疾病传播模型。而且在研究疾病传播模型的时候,不同的病毒,不同的毒株,网络的参数是不一样的,这个复杂网络的演化规律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初代新冠病毒、德尔塔病毒之下,积累的经验,面对奥秘可容,是否仍然有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现在身处于疫情之中,身处于历史之中,平时我经常会思考,我们现在的政策,真的是疫情的防控不仅要关注防控的精准性,更要关注不同变异毒株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在德尔塔毒株爆发时期构建并成熟的精准防控经验,可能不适应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毒株。大城市能实现小区域的精准防控,而小城市在面临疫情时往往要封城应对,与不同城市可调用的资源以及应急响应系统的速度有关。在无法快速响应时(如快速的全域核酸检测、大规模医务人员的调度),在病毒传播速度不可控的情况下,全域封锁可能是大规模改变网络拓扑结构的无奈妥协。

复杂网络还会形成一个现象,叫做涌现。大家可以看看这个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554218695408164864

一只蚂蚁,它其实很笨,但是一群蚂蚁结合起来,它会形成一个比较有智能的群体,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那同样的道理,一个神经细胞其实看起来功能比较简单,对不对?但是几十亿个、几万亿个神经细胞和系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人类复杂的意识,那么我们能不能从这个角度去出发,来创造一个人工智能呢?假如说,真的有一天我们也能够,在机器里面创造很多很多的仿生的神经细胞,达到了和我们脑袋一样的数量级,那么涌现是不是会发生,真正的人工智能会不会出现?

然后我再说一个细思极恐的想法,整个宇宙,至少目前探明的,已经有几万亿亿亿颗星星,那这些如果说我们把每一个星星当作一个神经细胞的话,这么多的东西组合一起,会不会发生涌现呢?也就是说,整个宇宙会不会就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呢?而我们地球只是这个巨大的生命体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胞。


接下来讲第三部分,自我指涉。这是比较偏哲学的内容。

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简称自指,是一个逻辑学的概念。通俗来说,一个东西在描述自己,这就叫做自我指涉。自我指涉广泛地出现在数学、音乐、文学、美术和生活领域。

这张图是著名艺术家埃舍尔的著作。它要表达的内容是手正在画自己。即,我正在画我自己,而且,我正在画我自己这件事情,也正在被画下来。

在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自我指涉的现象。比如这个路牌,说,本指示牌不再被使用。那么,不论它是不是正在被使用,都是说不过去的,都是自相矛盾的。

再看这张图,工信部要求,不允许要求用户下载APP才能查看原文的情况出现,然而,百度在报道这条新闻的时候,要求用户下载APP才能查看原文。

然后这张图,大家知道这是盲道。这个标语是想让大家不要占用盲道,但是这条标语本身,占用了盲道。

又比如这个投票,既然大家都认为我是极少数,那这个极少数又变成了大多数,这是自相矛盾、哭笑不得的。还有一个类似的投票,是问大家,你认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上吗?结果绝大多数人都投票给“我认为真理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的”,这就创造了一个矛盾。

除了以上栩栩如生的图片的例子,在语言中,也大量存在自我指涉的现象。

自我指涉,指的是一个系统,有指向自己的能力。我们仔细想想,判断一个动物,是否有自我,有一个很常见的实验,叫做镜子实验。如果把动物放在镜子面前,他能够认出镜子里的东西是自己,则说明这个动物有自我意识。像大猩猩、大象都通过了镜子实验。能够有自我意识是高级智能生命的必要条件。而自我指涉,相当于一个系统有指向自己的能力。说一句我个人的观点,一个真正的人工智能系统,应该是一个自指的系统。

附带说一句,数学中有一个比较玄妙的定理,叫做“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这个定理的大致意思是,存在一个命题,它是真的,但是我们就是无法去证明它。大家可以看这个命题:“本命题不可以被证明出来”。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假设这句话是假的,那么本命题可以被证明出来。那既然可以被证明出来,为什么本命题是假的呢?另一方面,假设这句话是真的,那么本命题不可以被证明出来。这就很奇妙了,存在一个是真的,但是我们就是证不出来的定理。这是一个很细思极恐的定理。它意味着,我们很可能无法完全地认识这个世界。

再来看这个神奇的函数。我们知道,一个包含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可以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图像。比如y=x^2是抛物线的图像。还有圆的图像。这个图像的神奇之处在于,组成这个图像的背后的方程,刚好就是图像显示的这个玩意。

今天的分享快到尾声了。我在文章开头,说了生命游戏,还有一部分没有讲完。现在我再讲讲生命游戏中更神奇的地方。

https://www.zhihu.com/video/1554219809952403456

大家看到了吗?这是用生命游戏创造生命游戏,在生命游戏里玩生命游戏。这就是生命游戏中的自相似,自我指涉。

https://www.zhihu.com/video/1554219862703947776

再看这个视频。大家看出来了没,这个大的细胞,它竟然在自我复制。这个游戏,为什么叫做生命游戏?他并不仅仅是,我画几个简单的图案,它就会动来动去。生命游戏之所以叫做生命游戏,是因为它不仅可以自我指涉,还可以自我复制。你看我们自然界中的细胞,我们的生命,真正的有机物。为什么成为生命呢?因为组成我们生命的这些细胞,我们的DNA,它是会自我复制的,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生命的本质,就是自我复制,所以在我们的生命游戏中,我们看到了自我复制的现象,这是一件很惊喜的事情,这标志着,一个简简单单的二维平面上的格子的游戏,存在着产生二维生命的可能性。我们的人工智能,是不是也能从这个方向思考?

我今天讲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这些的内容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核心——自我指涉。一个自我迭代的方程,产生了混沌,自我迭代,就是自我指涉。混沌与分形如影相随,分形是自相似、自组织,这也是自我指涉。复杂网络的无标度特性,以及复杂网络带来的涌现,也是自我指涉的。真正的自由意志,是我能够意识到我有意识,这也是自我指涉的。我们的生命游戏,以及自然界存在的真正的细胞的生命游戏,也是自我指涉的。

我认为,真正要产生人工智能,应该让机器有自我指涉的能力。并不是丢给我一些数据,经过乱七八糟的卷积、池化、激活函数,得到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我们可以让“大脑研究大脑”,让“智能研究智能”,让人工智能产生人工智能。

以上是我分享的全部内容。


参考网站:

1.【毕导】你会点进这个视频,并一脸懵逼地出去,而这一切已被物理规律注定了_哔哩哔哩_bilibili

2.【3D】三体轨迹模拟_哔哩哔哩_bilibili

3.拉普拉斯之妖 - 贾明子的文章 - 知乎 zhuanlan.zhihu.com/p/28

4.人脑由粒子构成,而粒子遵循物理规律,那人的意识还自由吗? - 李睿秋Lachel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4508

5. 在生命游戏中模拟生命游戏,震撼人心。_哔哩哔哩_bilibili

编辑于 2022-09-20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