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最近部分汉字读音被更改的现象?

事件进展: 咬文嚼字主编回应称不是正式稿 事件原文: 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 [图片] 事情大致经过(截止到提问时):汉字读音更改以后,不少网友…
关注者
528
被浏览
538,516

175 个回答

衰、斜之類屬於大老粗的讀音,和深入探討、獨立思考、對舊說也要尋其緣由與分析可信度的學者的讀音,容易讀成一致的,反而不上不下的普通文化人容易固執自己所學的東西,此類可以見人下菜單,持寬容態度,但鼓勵普通話版使用普通話音系的本音。

騎之類,屬於不好的改動,但成爲規範的話,一般確實沒有太大影響語義,此類可以分別場合,允許特定學術領域保留舊音,纔是合理的官方態度。

但是有的舊讀其實未必可信,如《顏氏家訓》有討論“敗“字的讀音問題,又如所謂“使動含义的‘出’念chui4”,有點像“說”字,其實這個讀音中古也很少使用,《經典釋文》也衹有少數標記,有的明顯使動義的甚至連又音都沒有。由於《經典釋文》卷一提及有的讀音是後世生造,所以頗不排除是《詩經》叶韻出來的一個讀音被部分經師推廣所得,不是中古口語中常見音,此字的異音是否真有上古漢語的來源,也說不清。

初中课文陈涉世家里面有一句“大楚兴陈胜王”,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老师讲了此处的王不是名词君主的含义,而是动词表示称王,因此读音发生了变化破音异读读四声wang。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处的雨也不是名词含义,而是动词表示像下雨一样降落,形容雪很大,所以读音变成yu四声。

“所谓读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例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在这一句中,否定副词“不”修饰“雨”,可知这个“雨”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讲。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的区别。”

部分现代多音字也沿用了读音随词性改变的习惯,如:钉钉子,扇扇子,数数字,卷卷子。

骑也是同样的情况,名词和量词的含义表示马、车马、骑兵、动物、一人一马的合称等等,如坐骑、一骑红尘妃子笑、一骑绝尘。

一骑绝尘,读ji这个去声时一种飒爽扑面而来,读qi时这种感觉完全丧失了,而且摒除了不同词性读音发生变化的规律,不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