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目

银杏目
银杏目(Ginkgopsida)是银杏门、银杏纲的一目。最早出现于早二叠世,在侏罗纪和早白世最为繁盛,广布于北半球,属种繁多。到第三纪仅有2种。现在有些植物学家将银杏类作为一个独立的门。银杏(Ginkgo biloba)是银杏目植物的唯一成员。

生理特征

由于大多数银杏类化石是营养器官,繁殖器官很少见;又由于银杏类化石极为庞杂,这里仅对银杏类植物的营养器官作一般性描述:叶一般具柄,叶片呈扇形,不分裂或分为多条裂片,平行脉。

地质分布

最古老的银杏类化石是在法国南部早二叠世发现的毛状叶Trichopitys)化石(也有认为晚石炭世的两歧叶属Dichophyllum 是最早的银杏类化石)。楔拜拉Sphenobaiera)于晚二叠世时出现。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使银杏类植物濒临灭绝。晚三叠世时,银杏类植物快速发展,之后的侏罗纪和早白垩世达到了鼎盛时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但在赤道地区和南极洲没有发现报道。当被子植物于早白垩世晚期迅速崛起时,银杏类像其它裸子植物一样也急剧衰落。晚白垩世后除个别发现外,银杏科以外的银杏类植物已基本绝迹。晚白垩世和古近纪,银杏(主要为银杏属Ginkgo似银杏属Ginkgoites)在欧亚大陆和北美高纬度地区呈环北极分布,渐新世时由于寒冷气候不断向南迁徙,并在此之后不断衰落。中新世末在北美消失,上新世晚期在欧洲消失。而东亚是银杏类植物的最后栖息地。中国的银杏大化石纪录终于始新世日本直至上新世,甚至更新世早期都有银杏叶化石发现,但没有发现繁殖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