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9730
从对手变老师!“人机大战”五年后,柯洁再谈AI | 独家
文章
1
读特融媒实验室
2022-12-16 15:59

从对手变老师!“人机大战”五年后,柯洁再谈AI | 独家

2017年,世界知名围棋职业九段棋手柯洁以总比分0:3负于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音译“阿法狗”),再次刷新了人类对AI人工智能的认识。之后五年里,科技大潮继续奔涌,AI与围棋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12月12日下午,柯洁通过线上的方式做客香港浸会大学专题讲座,与中国职业五段棋手徐莹对话,分享他对AI围棋的体验和思考,并在讲座结束后接受了读特的专访。

柯洁表示,“人机大战”之后,人类棋手跟AI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AI使下围棋的方式“重新洗牌”,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超级棋手”。


“我的三观被摧毁了”

“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围棋会有这么大的一个冲击。”柯洁坦言,2015年左右,国内大部分棋手仍对围棋抱有非常乐观的态度。当时大家判断,可能在未来的10年、20年都不会见到AI战胜人类棋手,“现在来看,这是一种很无知、幼稚的想法。”

这种态度的转变源于2016年的一场“人机大战”,由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研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对战世界围棋冠军、韩国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最终,AlphaGo以总比分4:1胜出。

2016年,韩国棋手李世石(右)与AlphaGo人机大战。

“当时其实有一种恐慌的心态,我觉得围棋有可能会被AI摧毁。”柯洁说,围棋是人类引以为傲的智力竞技项目,当AI可以攻克其他棋类时,在围棋领域还一直做不到。但是突然之间,它战胜了顶尖的人类棋手,“当时的冲击对我来讲是非常大的。”

在李世石落败之后,柯洁曾更新微博称“就算‘阿法狗’战胜了李世石,但它赢不了我”,主动向AlphaGo约战。在当时,19岁的柯洁已经是围棋职业九段,并且手握3个世界冠军头衔。

“当然,这句话其实现在想起来也是比较可笑的。其实AlphaGo能赢李世石那肯定也能赢我。”回想过去,柯洁微笑着感慨道,当时的他特别期待能与AlphaGo有一次交手的机会。

2017年5月23日,柯洁(左)和AlphaGo的首场对决。

2017年,柯洁的愿望得到满足。那年5月,全球瞩目的“人机大战第二季”在浙江乌镇上演,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与AlphaGo(2016年AlphaGo的升级版)展开三番棋决战,最终以总比分0:3告负。赛后,柯洁一度痛哭流泪。

回忆起当时的画面,柯洁坦言“我的三观被摧毁了”。“因为我一直以为围棋可能是人类智力的巅峰,却突然被一个超级厉害的AI给击败了。而且它并不是原地踏步的,它在不断变强。”

柯洁在跟AlphaGo对决。

人类棋手跟AI的差距不断扩大

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这是计算机行业内知名的“摩尔定律”。

柯洁表示,“摩尔定律”对于围棋人工智能程序来说至今依然奏效。2017年的AlphaGo相较于2016年的在棋力上就已经成倍增长,现在五年过去了,因为硬件的提升、技术的更新迭代,它的能力还在不断增强,“所以我们现在跟它的差距一天比一天大。”

谈及与AI对弈和与人类对弈时的不同,柯洁坦言,在跟AI下棋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小心,因为它的下法不仅带有威胁性,还有很强的关联性。

“在刚见到它那步棋的时候,你可能并不知道这步棋和后面的能产生什么样的联系,你再往后下5-10步或者10-20步的时候,你可能才恍然大悟,而这个联系对你来讲威胁是极大的。当你真的意识到危机的时候,可能你的‘气’已经不太行了。”

在柯洁看来,AI下的围棋很难从人类围棋的角度去解释,它经常选在人类棋手没有办法想到的一些地方落子,这令人感觉“压力倍增”。

“现在的AI可以做到让我们两个子以上。”面对这种越来越大的差距,柯洁直言“无能为力”。

Deepmind曾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自然》)上发表关于AlphaGo的研究论文。

棋手都在用AI“卷”

2016年,DeepMind宣布把AlphaGo背后的源代码开源,希望以此增加AI能力的开放性,让更多开发者参与AI研究,看看其他开发者能否挑战并打破DeepMind的纪录。从那时起,各种围棋人工智能程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拉近了围棋爱好者与AI的距离。

“相当于每个人都有一本武林秘籍。”柯洁表示,以前可能只有极少数的顶尖棋手能够学到“武林秘籍”中的一两页,但AI出现以后,它的所有章节都向大家开放。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在比赛中胜出,职业棋手开始纷纷转向研究和学习AI的着法。用柯洁的话说,“应该没有一个职业棋手不被AI围棋影响”。

“因为它的着法是非常好用的,如果你不用它的着法,你的胜率可能就会下降,所以大家不可避免地都要去学习。”柯洁觉得,AI最大的帮助是让他知道了自己下棋的问题,并且在某些布局上可以了解AI推荐的着法,“跟着它学一般不会出错”。

但对于柯洁而言,跟AI学棋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由于棋手们都在用这种方式提高自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后,反而感觉像在原地踏步。而且自从AI出现以后,自己与其他棋手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想赢棋变得尤为困难。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围棋机器人出现。

相较于AI围棋,柯洁认为“传统围棋会更有趣一些”。但如果需要赢得比赛或提高实力,不管对于职业棋手还是业余棋手,使用AI训练始终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他们都在用AI‘卷’,你也只能使用AI‘卷’。”

AI给棋手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在柯洁看来,AI就像一个“标准答案”,在棋手不断学习和模仿AI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失去创造力。

徐莹对此也深有感受。她坦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围棋界涌现出很多不同风格的棋手,但现在已然看不到这样百花齐放的现象。AI的出现对棋手的创造性形成阻碍。现在年轻一代的棋手在训练时更加注重技术性,落子常常大同小异,失去了个人魅力。她更希望看到有不同风格的棋手出现。

柯洁与徐莹在交流AI围棋的影响。

柯洁则认为,除非未来规则发生改变,否则在现有的竞技属性为主的环境里,很难产生不同风格的棋手,但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超级明星”。

他解释道,AI让“整个围棋界下棋的方式重新洗牌了”。未来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实力更强的“超级棋手”,因为现在年轻棋手可以在AI的帮助下少走很多弯路。

有人曾说“围棋更青睐努力型的棋手,而不是天赋型的棋手”,柯洁认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在他看来,现在学习AI围棋要靠99%的背和1%的理解,不管什么时候,勤奋仍然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Q&A





读特:在下围棋的时候,你是更看重胜负还是对弈的过程?


柯洁:我可能会更加看重胜负,因为外界其实很难理解过程的好与坏。当然,输赢是一个客观条件,可能最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去通过运用策略来达到最终的胜率。对于我们职业棋手来讲,如果不侧重胜负的话,好像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太多意义。所以可能最重要的还是胜负。


读特:当年在乌镇,你讲了与AI对局的一些心理感受,现在时过境迁,再回忆起那些感受的时候,会不会有新的观点或感悟?


柯洁:会有。因为我会不断地去否定以前的自己,也会不断地否定一些事,我觉得每个时间段的自己都是不一样的。

这五年时间改变我很多。当时,我是以一个挑战者的心态去面对AI。我现在也在跟AI下棋,但是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和AI对决的那种心态,在当时就已经结束了。

我也会跳脱出学习者的身份去思考:AI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作为一个辅助工具,我们能不能利用它去做一些之前做不到的事情?因为AI给了我们很多全新的思路和想法。它现在还在不断地变强,我想看看AI在围棋上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极限。


读特:在下棋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的想法和AI的不同,你会否定自己还是坚持自己?


柯洁:现在AI的实力并没有达到完全正确的地步,所以在这么多步棋里,是有可能出现你下得比它好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我下出来的棋会比它下的效果要好,我还是会选择自己的下法。


读特:以后人类棋手会有战胜AI的可能吗?


柯洁:现在也有这个可能,但我觉得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概率,这就像让猴子在键盘上随机敲出一本世界名著的概率差不多。


读特:未来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柯洁:我准备去探索和尝试更多围棋的可能性,更多地从宏观的角度去考虑这个行业,可能有很多事情你不做,或者这个事情不是你来做的话,可能就没有人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会更多地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在围棋上展现出我的社会价值。比如可能做一些围棋普及方面的事情,或者做让围棋更有趣的尝试,也有可能跟围棋赛事相关。现在已经有想法,也在实施,但暂时还不能透露。



出品人 | 丁时照

总策划 | 王跃军

总统筹 | 唐亚明

总监制 | 蓝岸

监制 | 陈建中

执行统筹 | 甘霖 刘思敏

产品监制 | 徐雅乔

采写 | 陈雯莉

视频 | 魏丹 

海报 | 林嘉嘉 林安迪

审读 | 韩绍俊

二审 | 徐雅乔

三审 | 朱玉林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本文作者
读特客户端
向TA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