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系

发布时间:2016-01-13  浏览次数:3464

卫生毒理学系简介



一、现任负责人

      系主任:  曹毅

      系副主任:李建祥


二、师资队伍

      卫生毒理系共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3人,研究员1人,特聘副教授1人,副教授2人,师资博士后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


三、学科建设

为卫生毒理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点

科研方向:1、时间毒理学
         2
、辐射毒理学
         3
、药物毒理学
         4
、卫生毒理学
         5
、职业病学

         6、环境毒理学


四、教学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卫生毒理学》(全英文和双语)、《高级毒理学》(双语)
    放射医学和预防医学各专业选修课《医学史》、《遗传毒理学》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选修课《临床毒理学》;
    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学位课程《卫生毒理学》、《分子毒理学》;

药学院专业选修课《药物毒理学》;
    全校公共选修课《毒物漫谈》、《环境与健康同行》、纳米世界教学;

新生研讨课:《纳米世界漫谈》、《环境污染与健康》、《由毒至药:砒霜的两面性》和《药物与毒物》;
    教研室老师主编和参编了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承担了多项省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科研项目(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视交叉上核与松果体中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与筛选研究

  2. 氡暴露的基因作用网络与标志性基因的筛选研究

  3. 吸烟与氡暴露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及肺癌早期蛋白标志物的筛选研究

  4. 视交叉上核与松果体间的信号转导及对昼夜节律调控机制

  5. 线粒体介导的遗传损伤在氡致肺癌中的作用机制(重大国际合作)

  6. 隐形雾霾--氡的健康危害与防护

  7. 低剂量微波辐射通过活性氧诱导适应性反应中的NF-κB信号通路研究

  8. 氡和香烟烟气致肺癌相关基因和表观遗传修饰的比较研究

  9. 吸烟致肺细胞癌变过程中凋亡逃逸相关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变化

  10. 砷中毒地区不同形态砷化合物暴露水平与砷致皮肤病变间关系研究

  11. 砷致肺氧化损伤对Keap1-Nrf2/ARE通路作用研究

  12. 砷致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转录因子Nrf2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13. 氰戊菊酯对雄性生殖功能的昼夜时间毒性及其机制研究

  14. 氰戊菊酯对睾酮的昼夜毒性中钟基因Bmal1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15. 钟基因在双酚A所致斑马鱼发育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6. NF-κB/TFAM/mtDNA在氡致肺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机制


六、科技服务

1、新药临床前非GLP安全评价
2
、食品、农药和化学品毒性评估、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
3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评价,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99(215123)
电话:0512 6588007365881038

七、人员构成

童建,男,教授、博士,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1990-1992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做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在生物节律分子机制和辐射生物效应方向上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先后得到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其中在辐射致癌效应分子机制方向上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研究成果已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8部。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原子能机构专家组成员、中国毒理学会和中国核学会理事等。担任Toxicology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毒理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0多种国内外期刊的审稿人,编委、常务编委或副主编。

e-mail: tongjian@suda.edu.cn


曹毅,男,19673月出生,教授,医学博士,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苏州大学卫生毒理学系主任。中国毒理学学会遗传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神经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电磁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毒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毒理学会放射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起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从事放射医学研究工作,2003年起在苏州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毒理学和放射医学方面的科研工作,曾多次赴国外进修工作,曾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任技术官员。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IAEA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973课题、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课题。获核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4部,参编国家统编建材6部。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核安全和辐射防护培训、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等社会服务项目。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辐射毒理学、卫生毒理学。

e-mail: yicao@suda.edu.cn


李建祥,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卫生毒理学系副主任兼新药安全评价研究室主任。1990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1993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2003.9-2014.32013.4-2014.12分别在法国原子能机构和日本广岛大学进行访问研究。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的卫生毒理学、药物毒理学和毒物漫谈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负责苏州市出口化工产品检测与评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过部级科技进步奖、市级成果鉴定和奖多项,2005年获苏州市人事局、科协等联合颁发的双杯奖和个人荣立三等功。申请专利6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授权3项,主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二十多篇。江苏省卫生毒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五届致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毒理学会中华北美毒理分会国际合作行动组成员。从事药物毒理学、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近二十年,在细胞毒理、一般毒理、生殖毒理、致突变等特殊毒理以及GLP规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研究方向:吸烟与氡暴露致肺癌的生物学效应机制研究;化学品、药物、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等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 e-mail: aljxcr@suda.edu.cn


安艳,女,医学和药学双博士,留日归国人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毒理学、职业毒理学和放射医学。1998. 09-1998. 12日本国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日本科技厅科技交流访问学者2000.10-2005. 03日本大学药学部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资助国费留学生。回国后科研方面:砷致癌氧化应激机制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国际合作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纵向、横向课题18项,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权威机构IARC的出版物中得到认可,Cancer Letters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等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10多篇,其中SCIEI收录文章36篇;为首荣获核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省部级各级奖项计15项。主编和参编著作5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教学方面: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卫生毒理学《遗传毒理学以及新生研讨课《纳米世界漫谈》、《环境污染与健康》、《由毒至药:砒霜的两面性》和全校公选课《纳米世界》、《环境与健康同行》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主要社会兼职: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评审专家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毒理学会理事江苏省毒理学会基础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分会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活性氧生物学效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地方病学杂志》Toxicology Research等多家国内外期刊的编委及审稿

e-mail: annine@suda.edu.cn


张洁,副教授,博士。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助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青年委员;江苏省毒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97月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获授卫生毒理学博士学位;20098月进入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教研室任教。任教期间主要承担《卫生毒理学》、《遗传毒理学》以及《高级毒理学》的本科生教学工作。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发育毒性与时间毒性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相关领域国际期刊上已发表SCI收录论著数篇,获得市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

e-mail: zhangjie_78@suda.edu.cn


陈涛,博士,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及美国毒理学会会员,工业毒理学会委员,江苏省环境毒理学会委员。2005年中国科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德州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先后从事科研工作。2012年加入苏州大学,主要担任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卫生毒理学》全英文和双语课程以及《临床毒理学》等选修课程的教学。目前主要从事三氯乙烯和大气PM2.5等环境化学物致癌及心脏发育毒性研究,在Environ Health PerspectToxicologyToxicol Sci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是多个国际及国内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

e-mail:tchen@suda.edu.cn


聂继华,副教授,博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毒理学会会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委员。2013年获苏州大学卫生毒理学博士学位。主要承担《卫生毒理学》、《临床毒理学》、《遗传毒理学》、《医学史》以及《毒物漫谈》的本科生教学工作。科研方向氡致肺癌的早期效应研究,线粒体介导的遗传损伤在氡致肺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辐射敏感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参与1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十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e-mail: niejihua@suda.edu.cn


武婧,师资博士后,博士。20177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授卫生毒理学博士学位;20178月进入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教研室工作。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环境毒理学研究,包括大气颗粒物暴露、纳米颗粒与环境有机污染物联合暴露以及砷暴露对呼吸系统损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等方面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北京市市级课题1项,已在相关领域国际期刊上已发表SCI收录论著6篇,并多次参与国际国内会议。

e-mail: wujing000032@126.com




版权所有 ©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邮编:215123 电话:0512-6588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