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
汉语文字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止(拼音:zhǐ)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1]。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模拟人足,本义是足,引申指脚趾,这些意思后来写作“趾”。足在人体的最下面,故又引申指地基,字后作“阯(址)”。通过脚可以去任何地方,故引申为至、临义,由至、临引申为停止、静止义,进一步引申为停留、逗留义。由停留引申为居住、处所义。由停止义引申为禁止、去除义。由本义亦可引申指人的举止、容止。 [2-3]
中文名
拼    音
zhǐ
部    首
五    笔
HHHG(86);HHGG(98) [4]
仓    颉
YLM [4]
郑    码
II [4]
笔    顺
竖—横—竖—横
字    级
一级(0109) [1]
平水韵
上声四纸 [5]
注音字母
ㄓˇ
笔画数
4+0(部首+部首外)
统一码
6B62 [4]
造字法
象形字
结    构
独体字,独体结构
国标码
D6B9
四角码
2110₀

文字溯源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2]
甲骨文中“止”作图1、2,在象形程度比早期甲骨文腿页背去和一般金文都高的用作族名的金文中,“止”作图A,显然这是人的脚。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金文中“手”只列三指,象手掌之形,“止”也同样,只列三指,象足趾之形。“止”在甲骨文和一般金文中“只列三指”,不像在族名金文中描摹逼真,所以不太容易直接看出“足”的意思。西周金文(图3)对照甲文字形,大同小异,只是脚跟边缘的线向右延伸,稍失其形。战国文字(图4)不离甲、金文之形。篆文(图5)显承于金文。隶书二例,一例淋肯全据篆文为形(拜榆洪图10);一例大脚趾变为横线热精符,自失其形(图7、8、10),而楷书之止,厦糊即沿自后者。以上诸形,都据具体的实象造字。
“止”的本义是“脚”,脚是用来走路的重要器官。走路自然要达到某一目的地,所以“止”便引申出“至、到”的意思,到达目的地之后自然不再走了,所以“止”又有了“停止”的意思。“止”字也是重要的意符,古文字中的“止”构件往往预示着动作、行动,如:等局碑旬。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依据担格白小篆的字形,把“止”的本义解释为“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许慎认为,因“止”的字形“象草木出有址”,所以才有“足”的意思。徐灝《说文解字注笺》:“许以踏旬少为象草木出有址,殆非也“。 [2] [6]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zhǐ
名词
足,脚。 后通作“趾”。
foot
《仪礼·士昏礼》:“御衽于奥, 媵衽良席在东, 皆有枕, 北止。”
《汉书·刑法志》:“当斩左止者, 笞五百。”
〈文言〉住所。
欧阳修《与薛少卿书》:“某到此, 以敝止未完固, 少留以葺。”
人的仪态举止。
《诗经·大雅·抑》:“淑慎尔止, 不愆于仪。”
〈文言〉尽头;止境。
end
韩愈《曹成王碑》:“刻诗其碑, 为示无止。”
〈文言〉用以击柷止乐的槌。
《尔雅·释乐》:“所以鼓柷谓之止。”
〈文言〉地基。 后作址、址。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岰间有颓垣遗构, 为玉峰寺废止。”一本作“址”。
(Zhǐ)姓氏用字,参看“止姓
动词
〈文言〉至;到。
arrive
《诗经·鲁颂·泮水》:“鲁侯戾止, 言观其旗。”
停住;不再进行
halt;stop
《易·蒙卦》:“山下有险, 险而止。”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袁圆大笑,小柱儿站在门口也哈哈不止。”
止步;止境;静止;适可而止
〈文言〉停息;居住。
stay;station;
dwell
《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 止于棘。”
《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 维民所止。”
拦阻;使停住。
prevent
《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 止者千数而弗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 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
止血;止痛;禁止;制止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
close
〈文言〉挽留;收留。
take sb. in
《论语·微子》:“止子路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
〈文言〉扣留。
detain
《国语·晋语三》:“丕郑如秦谢缓赂, 乃谓穆公曰: ‘君厚问以召吕甥、郤称、冀芮而止之。 ’”
〈文言〉俘获。
detain;
arrest
《魏书·鹿悆传》:“﹝鹿悆﹞为综(萧综)军主程兵润所止。”
〈文言〉等待。
《礼记·檀弓上》:“故丧事虽遽不陵节, 吉事虽止不怠。”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子姑止之。”
〈文言〉减省。
《周礼·地官·仓人》:“若谷不足, 则止余法用;有余, 则藏之, 以待凶而颁之。”
副词
仅;只。
only
《庄子·天运》: “仁义, 先王之蘧庐也, 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
纳兰性德《临江仙·卢龙大树》词:“九秋黄叶五更烟, 止应摇落尽, 不必问当年。”
不止
助词
〈文言〉语气助词。 用于句末, 表确定语气。
《诗经·召南·草虫》:“亦既见止, 亦既觏止, 我心则降。”
zhí
名词
〈文言〉通“”。 职分, 职事。
《诗经·小雅·巧言》: “匪其止共, 维王之邛。”
zhì
名词
〈文言〉通“”。无脚的虫。
《庄子·在宥》: “灾及草木, 祸及止虫。”
参考资料: [7-9]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二】【止部】诸市切(zhǐ)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属皆从止。 [10]

说文解字注

“下基也”注:与丌同部同义。
“象艸木出有阯”注:止象艸木生有阯。屮象艸木初生形,𡳿象艸过屮枝茎益大,出象艸木益滋上出达也。
“故以止为足”注:此引伸假借之法。凡以韦为皮韦,以朋为朋党,以来为行来之来,以西为东西之西,以子为人之偁皆是也,以止为人足之偁与以子为人之偁正同。许书无趾字,止即趾也。《诗》麟之止;《易》贲其止,壮于前止;《士昏礼》北止。注曰:止,足也。古文止为趾。许同郑从今文,故不录趾字。如从今文名,不录古文铭也。或疑铭趾当为今文,名止当为古文。周尚文,自有委曲烦重之字不合於仓颉者。故名止者,古文也。铭趾者,后出之古文也。古文礼今文礼者,犹言古本今本也。古本出於周,从后出之古文。今本行於汉,转从冣初之古文。犹隶楷之体,时或有舍小篆用古籀体者也。诸市切,一部。 [11]

广韵

诸市切,上止章 ‖止声之部(zhǐ)
止,停也。足也。礼也。息也。待也。留也。诸市切。十。 [12]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部】 止
《唐韵》《集韵》《韵会》并诸市切,音芷。《说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徐曰:初生根干也。
又《广韵》:停也,足也。《易·艮卦》: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又静也。《礼·玉藻》:口容止。注:不妄动也。《庄子·德充符》:人莫鉴於流水,而鉴於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又已也,息也。《论语》:止吾止也。《史记·酷吏传》:寇盗不为衰止。
又居也。《诗·大雅》:乃慰乃止。又《商颂》: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又心之所安为止。《书·益稷》:安汝止。孔传:言当先安好恶所止。正义曰:止谓心之所止。《大学》云: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好恶所止,谓此类也。
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谓。
又留也。《论语》:止子路宿。《孟子》:可以止而止。
又行师营曰止,暂待曰次。又凡战而被获曰止。《左传·隐十一年》:公与郑人战於狐壤,止焉。杜注:内讳获,故言止。又《僖十五年》:辂秦伯将止之。
又容止。《诗·鄘风》:人而无止。笺:止,容止。无止则无礼节也。《孝经·圣治章》:容止可观。
又举止。《齐书·张欣泰传》: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将家儿何敢作此举止。
又俗谓德行曰行止。《外史檮杌》:郑奕敎子《文选》,其兄曰:莫学沈、谢嘲风弄月,污人行止。
又乐器。《尔雅·释乐》:所以鼓柷谓之止。注:止者,其椎名也。《书·益稷》:合止柷敔。郑注:柷,状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又鸟集亦曰止。《诗·小雅》:载飞载止。
又三止,三礼也。班固《幽通赋》:嬴取威於百仪兮,姜本支乎三止。注:谓齐之先伯夷典三礼也。
又语辞。《诗·周颂》: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又首止,衞地名。在陈留襄邑。《春秋·僖五年》:齐侯会王世子于首止。
又与趾同。《仪礼·士昏礼》:皆有枕北止。郑注:止,足也。古文止作趾。《山海经》:韩流麟身,渠股豚止。郭注:止,足也。《前汉·郊祀歌》:获白麟,爰五止。师古注:止,足也。时白麟足有五蹄。 [13]
《说文解字》书影
《说文解字注》书影
《广韵》书影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楷体) [4]

书写提示

止字书写笔顺
首笔竖在竖中线。第二笔短横在横中线上侧。末笔横长而平。 [14]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播报
编辑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ȶ
i̯əɡ
王力系统
ȶ
ǐə
董同龢系统
ȶ
jəɡ
周法高系统
t
jiəɣ
李方桂系统
t
jəgx
西汉
东汉
jəї
jəї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ї
北魏后期北齐
jəї
齐梁陈北周隋
脂之
jei
隋唐
高本汉系统
i
王力系统
ǐə
董同龢系统
i
周法高系统
i
李方桂系统
ï
陈新雄系统
ǐə
[15]

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上声
六止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诸市切
tɕi
集韵
上声
六止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渚市切
ʨie
韵略
上声
诸市切
上声
诸氏切
中原音韵
上声
支思
开口呼
全清
tʂï
中州音韵
上声
支思
之始切
洪武正韵
上声
二纸
全清
诸氏切
tʃie
分韵撮要
阴上
第三几纪记
[15]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方言类别
方言点
声母及韵母
调值
调类
官话(北京官话)
北京
tʂʅ
214
上声
官话(冀鲁官话)
济南
tʂʅ
55
上声
官话(中原官话)
西安
tsɿ
53
上声
官话(西南官话)
武汉
tsɿ
42
上声
官话(西南官话)
成都
tsɿ
53
上声
官话(江淮官话)
合肥
tʂʅ
24
上声
官话(江淮官话)
扬州
tsɿ
42
上声
晋语
太原
tsɿ
53
上声
吴语
苏州
tsʮ
52
上声
吴语
上海
tsɿ
334
阴去
吴语
温州
tsɿ
45
阴上
湘语
长沙
tsɿ
41
上声
湘语
双峰
tʂʅ
31
上声
赣语
南昌
tsɿ
213
上声
客家话
梅县
tsɿ
31
上声
粤语
广州
tʃi
35
阴上
粤语
阳江
tʃi
21
上声
闽语(闽南语)
厦门
tsi
51
上声
闽语(闽南语)
潮州
tsi
53
阴上
闽语(闽东语)
福州
tsi
31
上声
闽语(闽北语)
建瓯
tsi
21
上声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方音字汇》 [16]、汉典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