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o]
汉字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效(拼音:xiào),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2]。此字本义指训诫、教诲,引申指效法,又引申指效验、检验。秦简中的“效律”就是查验官府物资财产的法律。还通“交”,指交纳。甲骨文、金文中用作人名。
(基本信息栏来源: [3]
中文名
拼    音
xiào
注    音
ㄒㄧㄠˋ
异    体
傚、効
平水韵部
去声十九效 [4]
部    首
总笔画
10
五    笔
uqty(86)urty(98)
仓    颉
ykok
郑    码
soom
四角号码
08440
统一码
基本区 U+6548
结    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字    级
一级字 [1]

字源演变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图
形拜放壳验垫驼声驼嚷辨叠阀促厚精轿艰碑犁字。从,交声。形旁攴是人持器械之象,表示效字本义与持械训教有关,声旁交是人交胫而立之象,在效字中表声达拘,效与交并牙音或牙喉邻纽、宵部。是效的源头、声首、初文,甲骨文已见此字(字形1)。故书以交为企估效,《周礼·秋官·大行人》 “归脤以交诸侯之福”,清俞樾交读效,后乃造专字。甲骨文已见效字,时攴或作又(又与攴是形义皆近偏旁之更替),位置可左可右。西周固定为左声右形(字形23),成为主流结构。战国时攴下或加一饰笔作字形“A”,结果“又”成为上攴下寸的共用体。隶变后楷书笔势化作效,支流变化作効。现代整理汉字时,效为规范正体。本义盖为训诫、教诲。毛公鼎:“善效乃友正。”引申指效法。《易·系辞上》:“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又引申指效验、检验。秦简中的“效律”就是查验官府物资财产的法律。通“交”,交纳。《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读为“交”。甲骨文、金文用作人名。 [2]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动词
效法,模仿。
Imitate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祧,君子是则是效。”
葛洪《抱朴子·审举》:“上为下效,君行臣甚。”
效法
犹授,授官。
Grant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宣王有志,而后效官。”
《晋书·阮籍嵇康等传论》:“通其旁径,必雕风俗;召以效官,居然尸素。”
贡献,进献。
Contribute
《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既而薛向为横出之谋,韩绛效深入之计。”
尽心尽力地服务。
Service
韩非子·三守》:“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此谓明劫。”
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效劳,效力
显示,呈现。
Display
《韩非子·二柄》:“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唐严武《酬别杜二》:“未效风霜劲,空惭雨露私。”
证明,验证。
Prove
《荀子·正论》:“故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由此效之也。”
淮南子·修务训》:“夫歌者,乐之征也;哭者,悲之效也。”
通“校”,考核,考查。
Examine
《庄子·列御寇》:“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惊。”
效功,效试
名词
效果,功效。
Efficacy
《淮南子·修务训》:“夫圣人之心,日夜不忘于欲利人,其泽之所及者,效亦大矣。”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功效,效用
通“校”,木栏。
Wooden fence
晋张协《七命》:“柔条夕劲,密叶晨稀;将因气以效杀,临金郊而讲师。”
效杀
参考资料: [5]

古籍解释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象也。从攴交声。胡教切 [6]

说文解字注

象也。
象当作像。《人部》曰:像,似也。毛诗:君子是则是效。又民胥效矣。皆效法字之或体。《左传》引诗民胥效矣是也。彼行之而此效之。故俗云报效,云效力,云效验。《广韵》云:俗字作効。今俗分别效力作効,效法效验作效,尤为鄙俚。效法之字亦作爻,𣪠辞爻法之谓坤是。亦作肴,礼运肴以降命是。亦作詨,仪礼注引诗君子是则是詨是。皆假借也。
从攴。交声。
胡敎切。二部。 [7]

康熙字典

《广韵》胡敎切《集韵》後敎切《韵会》後学切,𠀤音校。《说文》:象也。《玉篇》:法效也。《广韵》:学也。《增韵》:放也。《易·系辞》:效法之谓坤。《左传·庄二十一年》:郑伯效尤。
又《礼·曲礼》: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注:效,犹呈也。
又《左传·文八年》:效节於府人而出。注:效,犹致也。
又《左传·昭二十六年》:宣王有志,而后效官。注:效,授也。
又《广韵》:效验也。《前汉·艺文志》:儒者,己试之效。
又《广韵》:效力也。《前汉·韩信传》:愿效愚忠。
又《类篇》:一曰功也。《前汉·尹赏传》:追思其功效。
又《增韵》:勉也。《韵会》:一曰具也。《九经字样》:作効者讹。《韵会》:效,亦作效。礼韵续降效力之效与仿效之效不同,许双押。
又《集韵》:吉了切,音皎。扬子《方言》:效烓,明也。
又下巧切,音佼。事露也。《说文》:从攴作效。效字原从攴作。 [8]

书法字形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字形对比图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12]

音韵集汇

播报
编辑
韵书
字头
小韵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开口呼
全浊
胡教切
ɣau
集韵
上声
开口呼
全清
吉了切
kiɛu
上声
开口呼
全浊
下巧切
ɣɪau
去声
开口呼
全浊
後敎切
ɣɪau
韵略
去声
胡孝切
增韵
去声
胡孝切
中原音韵
去声
萧豪
全清
xau
中州音韵
去声
萧豪
奚呌切
洪武正韵
去声
全浊
胡孝切
ɣau/ɣiau
分韵撮要
阳去
第十八交绞教
(音韵资料来源: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