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之掌中乾坤鼻烟壶(下)

首页 >> 琉璃讲堂 >> 琉璃常识

搜索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之掌中乾坤鼻烟壶(下)

2019/2/18

奇古琉璃收藏网 / 马未都 00

  演讲人:马未都

  讲师简介: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1992年,出版《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此外,还撰写有《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专著。其中,《中国古代门窗》一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1997年1月18日,创建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设有家具馆、陶瓷馆工艺馆、门窗馆、摄影馆、油画馆和多功能馆七个展馆。 
  内容简介: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上,除了那些散发着幽古清香的中国古典家具闪烁着千年智慧光芒的中国瓷器之外,还有许多五光十色的艺术品我们未曾讲到。那些历经千年而保存至今的珍贵漆器,那些鬼斧神工的雕刻珍品,那些小巧玲珑的鼻烟壶,以及巧夺天工的景泰蓝,同样有着无数传奇的故事和历史的玄机。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将为您揭示隐藏在一件件特殊器物背后的种种谜团,并以他半生的经历,与我们一同见证蕴藏于中华古国千千万万神奇器物中的生命与灵魂。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之掌中乾坤鼻烟壶(下)

  全文:
  解说:大清王朝鼎盛时期的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对鼻烟都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这也就使得紫禁城里收藏了各式各样的鼻烟壶。那么在当年的宫廷之中这些皇帝们对于鼻烟和鼻烟壶究竟有过怎样的痴迷?鼻烟壶与皇帝们究竟有过怎样的不解之缘?而在这许多皇家珍藏的鼻烟壶中,玻璃做成的鼻烟壶就成为了其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历史上几乎没有玻璃出现过的中国,何以出现如此做工精美的玻璃鼻烟壶?更为神奇的是这些玻璃鼻烟壶内部竟然描绘着许多笔法细腻的图画,当时的人们究竟又是凭借着怎样的技艺,把这些精美的图画描进这些小小的玻璃瓶子里呢?这些小得几乎微不足道的鼻烟壶又曾经在拍卖会上拍出过怎样的高价?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为我们再现玻璃鼻烟壶种种传奇记忆?
  鼻烟壶在清朝的兴旺跟皇帝有很大的关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清朝初年的三个皇帝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都非常喜欢鼻烟和鼻烟壶,当时史书上有大量这样的记载,比如《熙朝定案》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22年南巡,地方官进献方物四种,上命留西蜡烛。方物是什么呢?就是好玩儿的东西。当时地方官为了套的皇帝的欢心,送了四种东西,康熙看完了以后就命留下西蜡,西蜡是当时鼻烟的一个发音,就是留下里鼻烟。这个是有明确记录的。
  雍正皇帝酷爱吸食鼻烟,所以他在他的御批当中在他当时的造办处的记载当中关于鼻烟壶的记载比比皆是。比如雍正八年有这样的记载,郎中还望持进画飞鸣食宿雁,珐琅鼻烟壶一对,呈进。奉旨,此鼻烟壶画的甚好,烧造的亦甚好,画此珐琅是何人?烧造是何日?钦此。一对飞鸣食宿的珐琅鼻烟壶送给皇帝看的时候,雍正非常高兴,马上就问谁烧造的珐琅彩,谁画的,那么这些工匠都是谁呢?海望遂奏称,此鼻烟壶系谭荣画的,炼珐琅料是邓八格,还有太监几名。匠役几名,帮助办理烧造等语奏闻。海望马上就说了谁画的,谁炼的珐琅料,还有多少个人。皇上马上下旨,他说赏给邓八格银20两,谭荣20两,其余匠役等尔酌量,每人赏给银10两,钦此。当天,记录是这样写的,本日用本库银赏邓八格20两,谭荣20两,首领太监吴书、太监张景贵、海玉每人十两,催总张自成、柏唐阿李60,每人十两。胡保住,徐尚英,张进忠、王二格,陈得镀金人王老格每人五两。记此。全部记录在案。
  我们算了一下赏20两的有两个人,赏10两的有五个人,赏5两的有六个人,一共120两。这俩鼻烟壶光赏银就赏了120两,这反映什么呢?第一,皇帝的重视,皇帝的心情,高兴啊。120两不是小数目,制作的费用还没算在内,光赏就赏那么多去。可见当时的这个鼻烟壶在清代的工艺品中的一个地位。
  解说:当今天的人们仔细端详数百年之前,皇帝们当做宝贝的那些鼻烟壶的时候会惊奇的发现,在这些鼻烟壶中竟然有很多是玻璃质地的鼻烟壶。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那些传世的文物都很少见到鼻烟质地的器物。但为什么皇帝的手中却有这么多的玻璃鼻烟壶呢?
  玻璃古玩界称料器,我们过去都说那有一个料鼻烟壶,不说玻璃鼻烟壶,说料。为什么中国人古代不称它为玻璃呢?我们有很多古代的称谓,比如古代管我们这个玻璃叫琉璃,对吧?但是到了清代以后为什么称之为料呢?是因为当时清代北京不烧炼玻璃这个原材料,由山东博山颜神镇烧造炼原材料。炼好了这个原材料以后运解北京,北京的工匠再拿原材料来制作北京器皿以及鼻烟壶。这个原材料有点像什么呢?有点像那个钢锭,由炼钢厂炼好了拿到轧钢厂去轧制,轧钢厂本身并不炼钢,只是你把钢炼好了到我这儿轧成钢板,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
  原材料运到北京以后好材料一定先入宫廷,所以宫廷的玻璃器在旧古玩界称之为官料,官方的材料。后来就把这个用北京料做成的器皿都称之为料器,一直沿用到解放后。解放以后北京还有北京料器厂就是这么来的,它全称应该叫做北京玻璃料器厂才对,但是玻璃这两个字省略了。就跟我们过去说瓷器说的赏玉堂春瓶一堆,最后就变成了赏瓶一对,把中间这个词去掉了,人很多时候是偷懒的。康熙35年,就是1696年,我们算一下距今300多年了。奉康熙旨成立了玻璃厂,成立的这个玻璃厂隶属养心殿造办处,可见皇帝重视的程度。
  那么雍正年间又在圆明园设立了新的玻璃厂,就是一地不够,再做一个地,一下办俩厂。康熙的玻璃厂当时我们的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我们自己得摸索,不会。西方的玻璃工艺是非常现成的,所以就从德国引进了一个人叫纪里安,他来帮助清宫造办处设置这个玻璃厂,康熙皇帝认为这个人功不可没,所以他对纪里安非常好。玻璃在清代的重要性我们今天感受不到,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玻璃,我们几乎离开玻璃不能生存。我们大家设想一下我们怎么离开玻璃生存?第一是你们家那个屋的玻璃没了,屋里全是穿堂风,受得了吗?对吧?眼镜也没了,是吧?你那个汽车都没有玻璃,出门全是迎着风,眼睛流泪,所以今天没有北京你几乎不能生存。但是清代以前的人几乎不使用玻璃,所以清代人对玻璃的感受是非常非常强烈的。
  解说:今天的我们几乎难以想象,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玻璃竟然在古代中国是如此的难得一见?那么中国如此漫长的历史中,难道就真的没有玻璃出现过吗?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科技发达的古代中国没有能够像西方那样大量使用玻璃呢?
  我们说过玻璃在中国的历史上很早就有烧造,我们战国时期,汉唐的玻璃都做得非常的精美。由于瓷器在宋代的异军突起,断送了中国玻璃的前途。所以中国的玻璃在宋元明三朝出土非常少见,我们不能说没有,但是非常少见,它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清代以后玻璃由西方人带入,大量的带入,除了我们供着的这种彩色的艺术的玻璃以外,更多是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玻璃,日用玻璃,首推平板玻璃,就是我们今天窗户上要安的这个普通的,最普通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玻璃。我们可以设想我们在没有见过透明玻璃之前,对玻璃是什么感受?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北京的东安市场一百年前刚建成的时候,柜台还是带玻璃的。有那王爷进北京从来没见过玻璃,那个时候玻璃已经进入宫廷200年,但是只限于皇宫贵族使用,一般人没见过,尤其少数民族进入到北京没见过玻璃,搁着这个玻璃看到那个东西就要拿,一拿呢拿不着,就急啊。我们今天觉得这个你拿不着是正常的,可是当时没有玻璃概念的人拿不着心里就急得不行,说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东西,搁着看得清清楚楚我就生拿不着它,这一拳就把玻璃砸了。然后随从全跟上来说,我们家老爷有钱,砸了全赔你,你别跟我们老爷犯混。再有一点在清代的初期就是康雍乾三朝,细分人把这个平板玻璃运入宫廷的时候价格昂贵,这个贵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今天人不能想像。当时有这样的记载大约三尺见方的一块玻璃是两间房子的造价,你们家盖一间房子安上这么大两块玻璃,等于盖五间房子的钱。我们当时屋里的采光是非常弱的,你什么东西你糊上个窗户纸这屋里就进不来光线了,进来的光线是非常弱的,所以当时宫廷对这个玻璃的要求非常强烈,直接阳光,尤其到冬天,阳光直接射入屋里非常暖和。
  雍正三年9月16日,郎中保德交代手下说,造办处库内有残碎玻璃,可以做得窗户眼,送些来。第二天手下就送来碎玻璃20块,什么叫窗户眼啊?我们过去我记得门上有留一个眼是为了走猫,家里养个猫钻来钻去,过去的平房经常是这样样子。过去的玻璃打了根本舍不得扔,我们今天玻璃一打哗啦就倒垃圾箱里去了,那个时候舍不得扔。整个一个窗户是有窗格的,我只留一个小窗格,镶一块玻璃这叫窗户眼。所以当时打碎了这个东西都在宫廷的库里搁着,用这么碎玻璃就镶这么一个小窗户眼就已经非常高兴了,这院子里来谁了?就透过那个窗户眼一看就看出来了,对吧?你要是全蒙着那个窗户纸你只能捅破了看,晚上再糊说,麻烦。所以有这么一块玻璃在清代的时候给人的感受不光是新奇,非常地强烈。
  雍正五年5月22日,圆明园来帖称,本月19日唐间张珠柱交来紫檀木边镶玻璃心柜一对,玻璃心长一尺八寸六分,宽一尺五寸三分,共16块,紫檀木架玻璃镜,玻璃心长二尺二寸八分,宽一尺五寸,造办处记载地非常详细,精确到分,一分就是三个毫米。传旨,将柜上玻璃拆下收在造办处不可零用,若有一处合用此玻璃处再用。其紫檀木边亦不可拆动,将拆下的玻璃空处或用板或用纱糊仍然补上以备使用。
  雍正皇帝为什么说得这么罗嗦呢?就是这两个东西都贵。玻璃贵,紫檀也贵。你把这个玻璃从这个紫檀柜子上拆下来搁在那儿不能乱用,非得找到最合适,什么叫最合适?就是可丁可卯把这个玻璃给用上,我们今天这个玻璃来了不合适一刀裁下去,往这一弄,那个就扔了,玻璃店你去看全是这样。那个时候舍不得,得合适,这提供了什么信息呢?玻璃跟紫檀的贵重程度都差不多。《红楼梦》第31回有这样的描述,说晴雯不是说了吗?先时候什么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他把玻璃缸和玛瑙碗并列,表明了当时这个玻璃缸,就是玻璃鱼缸和玛瑙碗都属于贵重物品。中国的玻璃工艺在清代跟西方的玻璃工艺完全不同,它是采取了一种玉的工艺,用对待玉的态度来对待玻璃。我们讲玉时候说过,凡是斜玉边的字都跟玉有关,玛瑙、珊瑚、玻璃,它跟玉都有关,都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解说:在中国历史上如此珍贵的玻璃究竟是怎样备制造成为了这些小小的鼻烟壶呢?而当我们仔细端详这些袖珍鼻烟壶的时候就会惊奇的发现,在如此微小鼻烟壶的内部竟然有许多笔法细腻的图画。这些图画古代的工匠们究竟是用什么方法画进去的了?
  玻璃鼻烟壶分为单色、套色、画珐琅、金星和内画。它的特点是密封效果特别好,随心所欲,制作的时候随心所欲。它的密封相对其他的物品来说,它跟瓷类似,但是跟金属器不一样。比如铜,铜是有气味的,我们都有经验你手摸完铜以后你手上留有铜味。所以用有气味的东西装鼻烟是不好的,玻璃是什么气味都没有,所以它不串味、防潮。单色玻璃里最常见的是仿白玉的,仿和田玉,你有的你不注意看真跟白玉一模一样。我就碰见过有人拿过来给我看,说你看我这个白玉有多好?我买的怎么。后来我说你这个是玻璃的,一开始还不服气说它怎么是玻璃的?说这个明明是白玉的,我说你在高倍放大镜中一定能找到气泡,找到气泡那就肯定是玻璃,你要不服气你就往地上一扔,你就彻底服气了,它就肯定是玻璃了。
  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是宝石红,一般都属于亮玻璃,透亮的。宝石红过去有一个俗词叫山楂糕,很形象。我们现在很少吃这种小吃了,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的就是那个山楂糕,两毛钱买一大块,本来想吃一天,结果五分钟就吃光了,好吃。过去这个拿鼻烟的人炫耀,您看我这个山楂糕,漂亮。这个人掏出来说您看我这个,鸡油黄。鸡油黄你没见过那样的玻璃的时候,你不能想像它那个黄的那个黄度,那个程度。不高不低,恰到好处,非常嫩。
  刚才我们说的是单色玻璃,套色玻璃很容易理解,我在这个颜色上再套一个色这叫套色玻璃。对吧?中国的玻璃工艺中非常有代表性就是这个套色玻璃,我们有一点可能会忽略,宫廷的套色玻璃一般只套一色,到了民间就开始两色三色、四色、五色、六色,乃至有套八色的。套色玻璃它是利用玻璃在高温下有黏度互相粘接这个特点就趁热把它套住,套色玻璃很有意思,我们先看一眼,红套蓝,黄套绿,看得非常清楚。鼻烟壶当中大量的套色玻璃都是在各个颜色中自由选择,我们一般的时候在选择的时候特别怕它靠了色。颜色相近的东西套在一起是不好看的,显示不出套色的优美。但恰恰鼻烟壶里有一种就是一个颜色,套同一个颜色,比如黄玻璃鼻烟壶套说一个黄玻璃的纹样,我们见过涅黄的玻璃壁上套上亮黄的龙纹,什么意思呢?这叫黄上黄,太上皇。说的是乾隆的晚年,太上皇帝,所以它有一个含义,这个含义表明了当时的老百姓对当时的皇帝的一个满足。乾隆晚年的时候,当他退位以后很多老百姓还是很怀念的,所以鼻烟壶做成这种皇上皇。
  乾隆一朝宫廷制作的玻璃鼻烟壶至少在数万件以上,有记载可查,大多都用为赏赐。皇上肯定用不了那么多,自己手里有点就够用了。例如乾隆28年4月28日,造办处档案记载说赏用玻璃鼻烟壶五百个,一次就做五百个。那么玻璃的鼻烟壶里还有一种是用玻璃的素胎画珐琅,我们陶瓷中讲珐琅彩的时候专门讲过。珐琅彩的准确名字是什么胎画珐琅,铜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瓷胎画珐琅。那么玻璃胎画珐琅在鼻烟壶里非常多,尤其雍正、乾隆一朝。雍正时期做过一个玻璃胎的鼻烟壶叫节节双喜,仿竹子,一节一节的,上面画两个蜘蛛。蜘蛛在我们过去文化中有喜蛛之称,你以后一出门你们家门框上落下一个蜘蛛,别不高兴,曾一脸蜘蛛网那没什么坏事,那叫出门见喜,好事!
  雍正时期的这个玻璃胎画珐琅节节双喜鼻烟壶,全世界目前仅此一个,藏台北故宫。我们查了一下档案,档案非常有意思。雍正元年造办处珐琅作明确记载,4月11日做得铜胎节节双喜珐琅鼻烟壶一件。八月初四,大约四个月以后,做得铜胎节节双喜珐琅壶一件。那一年做了两个铜胎的画珐琅。
  到了雍正六年,事隔六年,七月十二日做得玻璃胎烧珐琅节节双喜鼻烟壶一件。你看他这记载,乾隆时期大量的鼻烟壶一下单就做500个,做几十个。这一个就做一个,元年4月份做一个,8月份做一个是铜胎,隔了六年又做了一个玻璃胎的。今天这个玻璃胎侥幸存到今天,这就是全世界唯一孤品。这个孤品啊从档案上看就是那个儿子,那俩爹至今没找着。大家有工夫可以去找找,非常重要。玻璃胎过去大量的画的比较细致的比较优美的,比如画花鸟,画人物,很多署古月轩款。珐琅彩最早的古月轩是发现在鼻烟壶上,这个流传甚广,至今仍是一个谜,没有办法破译谁第一个在鼻烟壶上写下古月轩这三个字。
  解说:在我们刚才的讲述中更多的是关注这些玻璃鼻烟壶千奇百怪的造型,但是细心的您一定会发现在这许多的玻璃鼻烟壶上也着各式各样的绘画和文字,但是这些图画和文字竟然是在玻璃瓶子的里边,那么这些画和文字是怎样被画进去的呢?这样高难度工艺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
  鼻烟壶的品种有内画鼻烟壶是出现的最晚的一个品种,也是中国历代工艺中出现最晚的一个品种。我们在晚清之前,中国人不知什么为内画。我们鼻烟壶能看到所有的品种,名贵的,一般的都比内画鼻烟壶早。鼻烟壶到晚清的时候,它实际上出现一个颓势,整个质量是下降的,你不要看它的需求在增加,但是它整个的鼻烟壶的质量是明显的下降,当时国力在下降,反映到具体的每一件东西都为国家分担了。所以我们有时候说看见一件东西就知道当时历史的背景了,历史的背景一定都会从一点一滴中反映出来。那么鼻烟壶在晚清的时候整体下降的时候,内画鼻烟壶异军突起,它以新的艺术形式吸引了社会的关注。内画鼻烟壶一般情况下是画在水晶壶或者玻璃壶内,它首先工艺上它要把这个鼻烟壶处理一下,它里边搁上金刚砂要串膛摇晃,然后使它变毛才可以绘画。用特制的竹笔在里头反向画,我们知道里面的,你看到的画面是反向画过去的,所以它非常需要内画师的功力对书画的理解。尤其他对笔的控制,对他所要表达的意境的这种控制。它跟直接在纸上作画是完全不同的,晚清著名的内画大师有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丁二仲等。周乐元他最早是个工匠,以画宫灯为生。我们今天都是各种灯具了,过去我们的灯具就是烛台或者是煤油灯。但是中国过去很多漂亮的宫灯是糊绢的,在绢上作画,点上蜡烛以后非常漂亮。周乐元最早是画宫灯为生的,后来发现了内画工艺以后练了这个基本功,所以周乐元的绘画主要都是山水小景。比如他常画的就是风雨归舟图、春风得意图,他画的都是比较大众的题材。他的创作活跃时期大约是在光绪的前期。
  第二个有名的人是马少宣。马少宣的绘画题材众多,但是他最著名的是人物肖像和书法作品,这个难度极大。我们再一个鼻烟壶里画一个人的像要画的传神,要酷似是非常难的。尤其是书法,书法又要写出韵味,但是它是反向写的。我们今天写个字写好了就很不容易,那么你反着写就更不容易,尤其又受瓶口的限制。当时马少宣为社会上许多名流都画过像。我们今天存世有相当一部分,每个都画得非常精彩。我们有的人根本不认识,查不到,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那个照片画的栩栩如生。比如1918年,他为逸安居士画肖像玻璃鼻烟壶,这个人物是背手而立,神形兼备,目光炯炯。背后书了一首小令,是马少宣自己写的。他写到仁者寿,壶中天,独此冰心一片,堪历千百年。写得非常激情。他就把自己内心的世界告诉了他所绘画的这个人。
  又比如他给一个叫云卿的人画过一个肖像鼻烟壶,穿的西服。这个人当时非常年轻,所以他背面这样写道。他说他终贾之年求师万里,麟台云阁请从此始,染人之易甚于丹青,勉而另德视此图铭。它的这一段话言词恳切,语重心长,把自己的内心的寄托写在了这个瓶子说,把肖像画在了这个瓶子上。他说你什么时候都可以看看这个图,看看这句话。我们看一下他的作品。你可以看到他的踌躇满志,艺术家的艺术表现往往都差那一点,你能不能抓住这个人的神形最重要的,画人非常难,它跟画花草不一样。
  那么在2004年马少宣的一个为寿臣画的鼻烟壶在香港拍卖,卖了174万4千港币,2004年。那么这个高价位对于一个内画鼻烟壶这个价位非常高,是表明了世界各国的收藏家对马少宣的一个尊重,对我们内画艺术的一个尊重。
  那么第三个大师叫叶仲三,他画历史题材比较多,他喜欢古典文学,《三国》、《红楼》、《水浒》,画《风尘三侠》,他这些东西画的比较多。色彩大红大绿,对比强烈。
  再有一个名气不如前三人叫丁二仲,他是非常有特点的一种文人画。他自幼书看得多,通晓六艺,喜欢画山水,画的画文人气非常足,我曾经就买过一个丁二仲的一个鼻烟壶,当时很多人都不认。他的参照物少,他不像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三人是以画壶为生的,所以那三个人的作品非常多,他相对就比较少。
  解说:除了中国历史上这些珍贵的玻璃鼻烟壶以外,古人们还曾经用过哪些出乎我们想像的材料制作过鼻烟壶呢?为什么当年乾隆皇帝会把一件并不值钱的糊涂做的鼻烟壶作为国礼送给英国国王?这些曾经的鼻烟壶在拍卖会上究竟拍出过怎样超乎寻常的天价呢?
  鼻烟壶除去我们所讲的陶瓷类、玉石类、玻璃类、内画类,剩下所有归为其他类,为什么呢?是因为鼻烟壶什么材料都可能使。过去说有什么材料就有什么材料的鼻烟壶,我们金属类知道,金银铜铁都用过。那么常见的材料意得的比如木材的桦木的,比如竹子的,比如漆器、螺钿,甚至树籽、葫芦,这些都可用它来做鼻烟壶。比如葫芦,我们今天可能认为葫芦的鼻烟壶那不值什么钱,肯定不如玉的。但是乾隆58年,乾隆赏给英国特使以及他副使的鼻烟壶是玉的,但是有他带给英王乔治的鼻烟壶却是葫芦的。你们两个特使一人给你一个白玉的,这葫芦的你得带给你们英王。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来在乾隆的眼中,葫芦的鼻烟壶比玉的还要贵重。所以我们今天有时候还很容易按照材质论价,古代不一定是这样。
  在鼻烟壶的材料中贵重材料还有什么呢?比如琥珀、蜜蜡、砗渠、珍珠,我们见过大个珍珠做的鼻烟壶,你以珍珠论它非常大,以鼻烟壶论那非常小。有珊瑚、玳瑁,有象牙、虬角,什么是虬角呢?虬角就是一种海象牙。我曾经碰到过一个人说马先生我这有一个扎角鼻烟壶,我一听我先愣了一下。我应该是所有材料都知道的人,但是就真不知道什么技扎角鼻烟壶?后来他拿出来给我一看,我说哦,您这是虬角。虬呢是一个虫字边一个竖弯钩,跟扎字只是偏旁不一。角就是这个角字,虬角他叫扎角。
  鼻烟壶的衰落跟鼻烟几乎是同时的,它有很多社会原因。除了我们说过的经济整体下滑,然后鸦片战争的爆发香烟的兴起,乃至鸦片对我们的影响都对鼻烟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最重要的影响还是鼻烟壶和鼻烟作为社会礼仪的一种逐渐消亡,在社会礼仪中它已经变得越发不重要了。我们今天很少有人去谈手表,在20多年前、30多年前、40多年前人见面手表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好多人不带表,我听很多人跟我说自打手机上有了时间,我就再也没带过表。
  解说:如今已经在中国古董市场上随处可见的鼻烟壶,西方人究竟会对它有着怎样特殊的兴趣呢?而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鼻烟壶在海外的拍卖会上究竟又拍出过怎样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呢?
  西方人对我们的鼻烟壶是情有独钟,我们自己不太重视。我过去看到人家文物商店拿出来的鼻烟壶都是一笸箩一笸箩的,在里头哗啦哗啦挑,没有很重视每个都装在绒布盒里,没有。哗啦一拿出来都挺吓人的,里面磕碰都不在乎,我们由于第一年代近,数量大。第二,中国人认为这个鼻烟最后是一个没落的象征,所以对它都特别不重视。但是西方有庞大的鼻烟壶组织,中国鼻烟壶协会是西方人成立的。他们对鼻烟壶有过很深的研究,出过大量的著作,全世界鼻烟壶的专著写的好的大部分是西方人。中文写的鼻烟壶书最好的一本是《鼻烟壶珍赏》,1992年由香港三联出版的,那是中国的读物中有关鼻烟壶的书是最好的一本。鼻烟壶的成交记录我可以告诉大家,2008年春天纽约佳士得一个御制的铜胎画珐琅西洋侍女鼻烟壶成交价是82万5千美金,这是迄今为止最贵的一个鼻烟壶。这个价格的高度令我们一般人看都是望尘莫及的。那么国际市场上超过100万元的鼻烟壶不胜枚举,多极了,我们说的100万是指人民币。它从侧面反映了鼻烟壶这门代表清代工艺的一门艺术,我们的鼻烟壶曾经影响过西方人,在清代乾隆年间西方人拿着我们的鼻烟壶回去以后照着我们鼻烟壶的样子做过非常精美的鼻烟壶,又反过来送给了中国的皇帝。现在台北故宫藏有一对,我们看一下。这个鼻烟壶的壶盖是一个表,镶满了珍珠。从这一点上看当时西方人对我们鼻烟壶艺术,还是持一种尊重态度。那么鼻烟壶是集清代工艺之大成的艺术品,我们不以美学论,仅以艺术论它是达到了中国工艺的一个高峰,记录了清代这一朝中国人的才智。我们收藏已经讲了五十多讲了,我下一讲就对收藏做一个全面的总结。谢谢大家!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之掌中乾坤鼻烟壶(下)投稿人

传承琉璃艺术,发扬琉璃文化!
奇古琉璃
普通 奇古琉璃
卖家信誉:0 | 活跃度:200

相关图鉴

专注琉璃文化传播!

打造最全面的中国琉璃艺术资料库!+ MORE

点评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之掌中乾坤鼻烟壶(下)

写评论得积分,赢礼品!

我要点评
  • 暂无点评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之掌中乾坤鼻烟壶(下)点评 + 登录后点评
  • 网站首页

    琉璃图鉴

    琉璃讲堂

    琉璃专栏

    琉璃问答

    琉璃论坛

    网站公告

    了解奇古

    联系奇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019-2029 QIGO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圻谷网络